第560章 用人去填(1 / 2)

要什么仁德之治?

仓廪足而知礼仪,所有的秩序与进化都是在保证了内部生存条件之后完成的。

在原始的财富积累极端,要的就是大复仇。

崇尚“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这种尚武的精神,要的就是大统一,要的就是对外扩张!

连自己的子民都吃不饱穿不暖,却跟外族讲什么礼乐教化、仁德之治?

可以说,“公羊”衰微之后,儒家实际上就只剩下一层皮,内里完全是依托于贵族、地主阶级而生的糟粕。

为何要讲求“亲亲相隐”?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血缘关系是亲属相为隐的基础,同时在较大范围内承认人情的合理性。

除谋反、谋大逆与谋叛此等重大犯罪外,亲属和同居者可以相隐不告。

这甚至于将其写入《唐律疏议》,世家、宗族因此有了游离于国法之外的不同法制体系。

当法律缺乏了公正性、普遍性,还要之何用?

没有一个健全的法治,国家不会取得进步,单只是依靠“人治”会诞生一个何等畸形的社会。

恐怕后世任何一个平头百姓都能够给予一个悲观的推测----当阶级与剥削毫无遏制的戏虐,剩下的便唯有压榨与反抗。

自古以来,汉家王朝就是再这样一个漩涡之中不断沉沦,又周而复始……

……

薛延陀大军将将抵达阗颜山脚下,连营帐都未驻扎,便在夷男可汗的指挥之下发起冲锋。

十数万大军犹如怒涨的潮水一般从阗颜山北边的山口涌入,铺天盖地一般扑向赵信城。

城内的唐军早已侦查到薛延陀大军的动向。

在敌人冲上山口的时候,便已经全部退回城墙之下,依托拒马枪组成的阵地,背靠坚固的城墙,据险而守。

夷男可汗亦非是莽撞之辈,他固然相信萧嗣业所言唐军早已粮草告罄,却依旧留了一个心眼儿。

大军看似狂涛拍岸一般冲向赵信城,实则打头的都是一些零散部族的散兵游勇,真正的铁勒精锐正在后阵缓缓压上,提防着唐军。

一旦发现有异常,便会果断撤退,哪怕是放弃郁督军山的牙帐,从此西迁将漠北拱手相让,也定要保住铁勒诸部的主力。

否则用不着唐军追杀,草原之上那些个野心勃勃的部族便能将薛延陀一口一口的撕咬干净……

阗颜山的山口阔达数十丈,可容纳数百名骑兵并排冲锋,冲锋的战马迅若奔雷。

马蹄踩碎山口的积雪坚冰,隆隆蹄声像是天神的战鼓震慑心神,就连两侧山梁上的积雪都被震得扑簌簌自山巅滚落,声势骇人。

前面就是唐军的拒马枪阵,薛延陀骑兵却无所畏惧。

与唐人战斗过无数次,这等拒马枪的确是对付骑兵的好东西,薛延陀人也想不出更好的方式去破解。

因为一旦下马挪开拒马枪,就将会面临唐军弓弩的攒射,锋锐的三棱箭簇能够轻易的破开他们身上的革甲,死伤会更加惨重。

还不如直接用战马和战士去硬生生的将唐军的拒马枪阵填平。

身后的号角声呜呜吹响,冲锋在前的薛延陀骑兵咬着牙,直直冲向唐军的拒马枪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