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赵构绍宋有手段(2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4626 字 2021-11-21

军队自收自支,自主性更强,战斗力更有保证,可也会渐渐失控。

此举显然有悖于大宋传统,一个不慎就会养出尾大不掉的藩镇。

但现在新宋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军队就无力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眼前这关都过不去了,哪里还能操心以后有的没的?

而且,以同军的彪悍,也只有藩镇化的军队才有足够的战力勉强与其对抗。

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有先摆脱了随时都会再次国灭的命运,等新宋与大同真正达成战略均势之后,再考虑削藩收兵权的问题。

赵构此举的效果自不用说,仅仅月余时间,就看到了成果。

折彦质、刘光世在军中素有威望,善得兵心,二人将重点放在收编乱军和溃兵上,基本是将旗一树,应者云集。

韩世忠、李成起于行伍,敢打能打,麾下将士也有股狠劲,这二人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平定以钟相为首的民乱上,平乱、整编、屯田一条龙。

而由唐州率部突围南下的军中新秀张俊也不含糊,其人靠着之前的清野,很是搜刮了一大笔钱财。

在如今的大宋,有钱就有兵,有兵就更有钱,如此滚雪球,势力扩张也相当快。

应该说,大宋从来就不缺能人。

只要皇帝敢放权,很快就能有人为朝廷拉起数万大军。

但这些军队空有庞大的数量,现阶段依然是乌合之众。

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训练和磨合,以及在不断的战斗中锤炼,战斗力依然可疑。

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赵构听取了同知枢密院事汪伯彦的建议,遣使入同宣告新宋成立,正式向大同帝国叫板。

此举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一些被大同打怕了的臣子反对。

这些人生怕朝廷过于高调,会引来同军的报复行动。

赵构却认为大同灭宋之心不死,新宋根本藏不住,也不应该藏。

唯有主动应战,才能赢得喜欢邀名的正乾皇帝正视,还能借机扩大新政权的影响力。

这套说辞很迷,并没有多强的说服力。

任何异常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原因。

“汉水大捷”之后,同军停止了对赵构的疯狂追击,给了其人喘息之机,让一度计划继续南逃的新宋行在暂时留在了江陵府。

没有了迫在眉睫的压力,原本就勉强凑合在一起的朝臣们便开始闹腾起来,“战与和”“进与退”的争论充斥在每一次朝议之中。

而类似于放弃陕西引同夏两国大战,征召野蛮敢战的南疆夷人对抗同军,编伍福建、广南疍民奇袭大同水师等各种古怪言论,也大有市场。

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大宋肯定是因为自身肯定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才会被新崛起的大同摧枯拉朽般覆灭。

新宋政权能够动用的资源大幅缩水,要想打败大同中兴社稷,就必须亡羊补牢,下狠心解决道君、渊圣两朝遗留的严重问题。

找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更简单,找了上百年问题的大宋士大夫们更是极擅此道。

任何一个问题都能找出一堆的原因来,绝对不重样。

每个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说起来都是头头是道,随便拉出一个,都能吊打几个月前才死在潭州的蔡京老贼。

朝臣们的思想混乱无比,根本无法统一,各种扯皮不断,导致皇帝的任何决策都会有人反对,同时也会有人支持。

纷纷扰扰中,赵构遣使沟通大同的决定勉强得到通过。

为了减少阻力,其人只派出了以尚书比部员外郎万俟卨为首的低级别使团。

赵构在这个时候坚持遣使入同,其真实目的当然不是向大同宣战。

汪伯彦的建议之所以能够打动其人,乃是此举可以解决赵构最致命的法统问题。

大宋灭于大同之手,可绍继大宋社稷的赵构要想坐稳江山,最简单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取得大同正乾皇帝的认可。

这件事说来荒唐,却偏偏有其内在逻辑,也有迫切性。

曾率众伏阙上书的太学生陈东、千里入临安请愿的布衣欧阳澈等人也在大宋覆灭前逃出了临安城,并随众人南逃。

这些人赶到江陵府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国是,一再向刚刚登基的的赵构上书。

说什么同军不得人心,京西、两淮各地民乱四起,只要官家御驾亲征,翘首亟盼王师北上的中原百姓必会群起响应,大胜同军收复失土的机会就在当前。

赵构之前才被同军追得差点丢了魂,自不可能头脑发热,听信陈东、欧阳澈等人的鬼话,对其上书一概置之不理。

但这些人口才极好,民望也高,在他们的不断鼓动之下,原本对江北之事并不是太热心的江陵百姓也开始躁动起来。

江陵小朝廷新建,面临的形势比起去年同军第一次攻打临安城时要危险得多。

到处都是南逃官民的江陵城人心惶惶,也远不能和大宋提前几年就开始营建的临安城相提并论。

若是任由这些暴民胡作非为,迟早要搞出大事来。

而本打算作为装点门面的元老重臣资政殿大学士李纲赶到行在后,立即反客为主将了赵构一军,更是让其人下不了台。

李纲一到江陵,便向皇帝提出来国是、赦令、战、守、巡幸、本政、责成、修德等“八议”,要求“陛下度其可施行者,愿赐施行,臣乃敢受命”。

如“本政”一议,其人认为“朝廷之尊卑,系于宰相之贤否”,并引用唐武宗朝李德裕之言“宰相非其人,当亟废罢;至天下之政,不可不归中书”,

摆出一副要么不用我,用我就尽归“本政”,别给我掣肘的强硬态度。

再如“修德”之议,李纲更是老气横秋地教导嘴上没毛的小皇帝“初膺天命,宜益修孝悌恭俭之德,以副天下之望”。

赵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却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李纲的所有建议,并付其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之任,以期稳住混乱的朝堂。

这就是赵构固执己见,坚持要遣使入同“打探二圣下落”的原因。

结果,还真让其人赌对了。

正乾皇帝虽然没有亲自接见万俟员外郎,却命外部接受了新宋递交的国书和礼物,还让昏德候赵佶会见了万俟卨,并让其转交亲笔信给自己的第九子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