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你国内政何须问朕(2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4341 字 2021-11-14

汇报的过程中,王黼犹不放心,两次偷瞄了正乾皇帝,却见徐泽的表情没有半点变化,吓得其人赶紧缩回脖子。

王黼情知大同对大宋渗透极深,根本不差自己提供的这点情报,越是如此,其人就越告诫自己要老实,绝不能在正乾皇帝面前耍花招。

实际上,在赵宋使团来回奔波的这段时间,大同情报司就汇总了各方面的情报,已经大致得出了赵宋国内正在发生的内乱。

“如此说来,赵佶是同意了朕提出的几条议和条款?”

徐泽的话让王太傅如释重负,看来正乾皇帝还是很满意自己的态度,并没有因为大宋内乱四起就趁火打劫,这趟差事自己的功劳已经拿稳了。

“回陛下,教主道君皇帝答应了所有议和条款。”

王黼有意表现,生怕正乾皇帝没听清,特意在“所有”二字上下了重音。

所谓无利不起早,徐泽自然知道王黼如此卖力,应该是赵宋朝廷有求于自己。

“说吧,赵佶是不是有什么想求朕?”

王黼大喜过望,赶紧顺着徐泽的话往下说。

“陛下圣明,教主道君皇帝怀疑泽、怀、孟等州的百姓逃荒与李成有关,且其人擅离防区,肆意兼并友军,罪大恶极,朝廷有意,有意请陛下派大军剿灭此贼。”

见正乾皇帝不置可否,王黼又赶紧补充。

“请大同出兵的费用另算,教主道君皇帝愿提前支付。而且,我国也会出兵,一起夹击贼军。”

其实,徐泽早想到了赵宋君臣肯定会防着李成,却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如此无耻,甚至不惜请动自己这个外敌出兵助剿,也要除掉本国拥兵自重的军头。

“若是你们也出兵,选何人为帅,可敢与我军协同作战,就不怕同军趁机攻入开封府灭掉你国?”

王黼被徐泽的问话噎住了,稍微知兵点的宋臣都知道同军早就有攻入开封府的能力,却一直没有这么做。

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绝大部分都倾向于大同立国时间太短,尚未完成内部统合,还没做好灭掉大宋接手整个天下的准备。

尽管这个猜测基本接近事实,但毕竟只是一厢情愿的猜测。

就像三年前赵宋君臣猜测大同刚刚立国肯定不敢大军南下一样很不靠谱,大同帝国的一切都脱离了常规,不能用一般常识去推测。

王黼当然也想过大同会南下灭宋,甚至还想做带路党,却没有想过正乾皇帝现在就有灭宋的意思,顿时目瞪口呆。

幸好徐泽不相信赵宋敢出兵,本意只是奚落做事黏糊的赵佶,倒是没有继续为难作为使者的王黼。

“哈哈哈,王卿放心,朕既然接受了你们的议和之情,就不会再轻易更改。

怀、卫两州和安利军既已割给大同,我朝自会立即派兵接收。

至于李成,为私利而恶意散布传言,致数州百姓流离失所,其中损失难以估算,如此祸害天下者就是同军要坚决打击的对象,其人就算投降了,照样得严惩!”

王黼多次出使,大略清楚徐泽的一些说话习惯,明白正乾皇帝这就是警告教主道君皇帝别再作死,千万别继续做祸害天下的事。

其人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已经完成,赶紧伏地大拜。

“谢陛下!”

徐泽的话还没说完,继续强调道:

“但两军缺乏互信,难以协同,你国就不要出兵了,谨守防区即可。不然的话,万一大战之时,再闹出大军临阵崩溃乱军趁势攻入东京城的事,朕救还是不救?”

正乾皇帝的话令王太傅颇为尴尬,但以大宋禁军的整体素质而言,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而且几率还不小。

大军在离京城这么近的地方一旦兵败,后果难以想象。

其实,其人也很清楚,教主道君皇帝根本就没有出兵的想法。

只是堂堂大宋平定不了本国的内乱,居然要请求敌国大同出兵,为防止同军借机攻入开封府,才不得不建议两军协同。

以此证明大宋不是没实力攻打叛贼,只是叛贼所在的位置敏感,怕引起大同帝国的误解,才约定一起出兵。

本来就没影的事,现在又得到了正乾皇帝的明确拒绝,自然是好事。

事情办妥,临到要辞行,王黼又想到另一桩事关两国的大事,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直接问正乾皇帝。

“陛下立国后,教主道君皇帝便以开封靠近大同边境为由多次要求迁都,此番割了河北三地,等南阳事了,怕是又会重议此事,外臣斗胆请示陛下,该如何应对?”

同军全取河北之地后,与赵宋的首都开封府就只隔着一条黄河了,东西两面的京东、河东两路也被大同拿下,东京对大同几乎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赵佶要是还有胆子待在东京城中不走,那还真要怀疑他是不是姓赵了?

因而,对赵宋迁都一时,徐泽早有预料。

事到如今,对大同来说,赵宋迁不迁都影响都不大。

甚至,迁都更好,毕竟一个两百余万人的超级大都市,一旦改朝换代,不再作为首都存在,必然是要衰落的。

更关键的是旧王朝的首都还是各种旧势力盘根错节之所,要是完好无损的转交给大同,后期治理的难度不要太大。

“此事乃是你国内政,何须问朕?”

正乾皇帝拒绝做出指示,但没有指示就是非常明确的指示,以王黼聪明的头脑,当即就想明白自己该如何做了。

“外臣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