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瞭望手也有大梦想(1 / 2)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776 字 2021-11-14

徐泽率领的船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船队,船只相对较小不说,船工们也多是只走过几趟高丽的“生手”,缺乏远洋航行的经验。

出发后,靠着季风和洋流的双重加速,仍然要在密州、海州两次补给修整,一路磕磕绊绊,行进近半个月后,才抵达明州。

凭借太尉府开具的公凭,在明州市舶司,商队拿到的优先进港和最优定税价——免税是不可能免税的。

几日后,在明州留下两艘商船,出售了部分货物,再次补给后,船队重新出港。

驶入大洋后,洋面上已有四艘大船等候多时,打着旗语请求加入徐泽的船队。

王四和张顺乘艓船登上“梁山号”旗舰,立即向徐泽汇报情况。

“四艘船一共九百六十人,野港水浅,只能靠小船摆渡,夜里又不能大举灯火,装的物资不够多,只能跑单趟,若找不到落脚地,返程的话,恐怕会有危险。”

王四经过大半年的休养,身体已经恢复如初,但吹多了海风的面庞依然很黑。

徐泽点点头,南下船队上的补给物资足够多,只要找到能停靠的岛屿,转过来就可以了。

“属下已经探明澎湖的情况……”

两个月前,王四就掌握了澎湖岛进一步的消息,并向徐泽发去情报,正是掌握了这一情况,徐泽才决定带领船队南下。

张顺兀自不放心,亲自带船去查探了一番。

“……岛上原住民不足两千,长相较明州疍民并无太大差异。筑城的其实不是原住民(这个概念当然是徐泽定义的),而是前朝才迁上岛的唐人后代,说祖先是汾水人,名施肩吾,中过进士……”

澎湖列岛有人,这一事实应该早就被海商们发现,徐泽甚至怀疑最初在岛上的原住民也是更早时期的中原遗民。

毕竟,这么小的岛屿,靠自然演化,人都可能产生,更没法有社会形态的人类村社。

“澎湖实际有岛数十,只是大多无法住人,主岛地势平坦,无河川山岳,缺灌溉水,土层为红棕壤,很浅,加上海风强劲,五谷难生,其民主要以打鱼为生。”

“岛上生活艰辛,遇到过往海商,他们会换一些粮食、布帛和铁器等生活物资,其余商货则不要。”

徐泽频频点头,张顺确实用心,知道自己关注什么,正是因为澎湖列岛不利耕种,难以繁衍,才为习惯农耕的华夏人所不喜。

“听人讲,澎湖以东确有大岛,很多年以前,曾有人从黑海沟来,语言不通,上岛就杀人,后被岛民赶下海。”

“属下本想先去东面探查清楚再返回,但需跨过黑水沟,属下只有一条单船,怕出了意外后,无人向社首汇报澎湖岛的情形,只得返回。”

“很好,辛苦了!”

徐泽想到了原剧情中张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命丧涌金门的事迹,又补充道:“顺而为之,逆莫强求,好好做,你之才,不应止为一斥候!”

张顺听出徐泽的言外之意,激动难抑,就要下拜,被徐泽止住。

张顺的这个消息印证了徐泽的推断——和澎湖列岛一样,以大宋的航海技术,台湾岛是可以通航的,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被华夏先民忽略了而已。

后世有俗语云渡台“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之说,且不谈其语夸张的成分。

明清以后朝廷禁海,片帆不许下海,偷渡者们只能挤在破旧的木船内横渡海峡,船小条件差,又不熟悉航线,莫说六死,七死、八死都不夸张。

而郑成功抗清失败后,被迫率领二万多人,乘两百余艘大小船只仓皇渡海,其大船各方面条件应该会优于徐泽的船,小船就未必了。

在准备不足,气候不利,岛上还有强敌阻挡的情况下,不还是成功登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