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长期用土豆做主食不太好,容易吃腻。
但是,偶尔吃一吃还是很不错的。
对于一些还吃不饱饭的人来说,好不好吃则是次要的,有的吃才最重要。
人饿了的时候,别说是土豆,草根树皮都有人吃。
推广土豆的种植,可以大大的增加粮食的产量。
棉花不能当饭吃,却可以加工成商品出售到国外,然后进口粮食。实际算下来,种棉花甚至比种粮食还要划算一些。
开垦令颁布的时候,民报上也出现了一篇文章,分析朝廷政策的用意,其实就是官府在向其他阶级解释,为什么要对百姓那么好。
不解释一下,总是制定些对农民有利的政策,其他阶层的人心里肯定就有意见。
这个世界上,好人和高尚的人总是占少数,大都数人都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
像那些商人,读书人,地主士绅,他们可不会太关心农民的死活,只会关心自己能不能过的更好。
朝廷总是把资源倾向于农民,他们得到的好处就会少。
贫富差距缩小,他们的社会地位就会在无形中下降。
也许他们嘴上不敢说,但心里肯定会有意见。
有了情绪,说不定就会忍不住搞点小破坏。
为了安抚其他阶级,吴长庆让魏子文写了篇文章,阐述农民富裕之后,对其他阶层的好处。
文章中,首次出现了一个名词,消费力。
文章的论点很简单,百姓如果不富裕,没有钱进行消费,那么大家制造出那么多的布匹谁来买,造出那么多的商品谁来买。
总不能就指望着富人阶级吧,整个天下,富人的数量也许还不到穷人的百分之一。
那数以万万计的穷人,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可以开拓的市场。
只有让这些穷人吃饱,有了闲钱,他们才有消费能力,这个市场才可以开拓。
试想一下,如果那一万万人都可以用得起香水,那么香水这个行业每年的利润就可以增加一百多倍。
魏子文描绘的场景,对于商人来说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除了消费能力这个词,魏子文还解释了现在扶持农民,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只有提高了粮食的产量,降低耕种的难度,才能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来为富人服务。
要是农民连饭都吃不饱,他们哪有富余的人来参与城镇的建设。
没有那些人来城镇,谁来制造香水,制造布匹,制造宝马车来给富人享受?
还有那些脏活,累活,又有哪个富人肯定干?
这种说辞,也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可以说服一大部分的富人阶层,让他们心里平衡。
虽然他们心里不平衡也闹不出什么风浪,但和谐社会有助社会的发展,还是需要缓和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
吴长庆的计划是先解决温饱问题,先把生产力提升上去。
将来大家都富裕了,再来致力于改变社会的贫富差距,打造自己心中所想的理想社会。
好不容易当了一次皇帝,他当然不会只想着统一了天下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