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起来,如果时间回转二十年,歼灭千余蒙军已经是难得的大捷了,属于可以让皇帝告太庙的那种。可惜时过境迁,如今朝廷居然被高务实养刁了胃口,这个数量级的歼敌人数变得不再显眼。
高务实估摸着,朝廷方面收到消息大概也只会嘉奖一番,给麻贵升个虚衔、给个世袭名额之类,了不起再给几十两赏银、赐件袍服也就完事了。
然而阿巴岱赛音汗被赶得只能“不走寻常路”地南下,这事却让高务实有些皱眉。阿巴岱赛音汗就算损失了千把人,手里应该也还是有将近三万骑兵,他要是在南边打劫麻贵部的粮道,只怕也是个不小的威胁。
麻贵部离得太远,高务实担心太细节的指挥反而会限制麻贵的决断,思来想去之后干脆给麻贵下令,让他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接下来的军事行动。高务实只提出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一切行动以帮助土默特实际控制外喀尔喀部为前提——怎么搞是你的事,本部堂不为遥制。
然后到了第四个消息,这次却是坏消息了,而且坏得颇不一般:图们跑了,跑掉了。
此事说起来还挺复杂的。从时间轴来说,前几天所谓的“蒙军一日两败”其实并不准确,实际上最早发生的是戚继光击败图们,到了次日才有经略本部这边的所谓闪电湖大捷。只是由于戚继光的战报从归化传来需要时间,结果显得蒙军两支兵力仿佛是在同一天吃了败仗一样。
败退的图们放弃包围归化城而往东跑,同样遭遇战败的布延黄台吉和布日哈图则往西跑,两支蒙军很快在沙城附近会合。
倒了八辈子血霉的沙城再次被勒索了一番,但图们也依旧没有选择攻打沙城,在拿到沙城献出的大批物资之后,图们大军立刻撤走,看起来是往北走了。
此时戚继光正在转而东征,李如松也正在西攻,图们实际上处于东西夹击的不利局面。麻承恩部一路紧赶慢赶,也终于差点抵达封锁位置。
然而此时发生了一件事:麻承恩部探马忽然发现,在其以北两百里处发现大批蒙古人。这批蒙古人人数众多,探马说是“数十万众”,而从动向来看,他们是在向西迁徙。
蒙古人,数十万众。这两组词、七个字,让麻承恩立刻意识到此乃察哈尔部失踪已久的大队人马,他们不是蒙军,而是该部民众。
毫无疑问,消灭蒙军固然是大功,但如果直接将察哈尔部的根基一锅端了,那更是天大的奇功!两相比较哪个更重要不必多言。
麻承恩立刻做出决定,先去处理这“数十万众”,而堵死归化北线的任务则可以稍微缓一缓。在麻承恩看来,自己去处理这数十万众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毕竟这又不是军队,只是寻常牧民和妇孺老幼罢了,大军一到自然手到擒来,时间上应该赶得及。
不过有时候啊,人一倒霉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麻承恩北上去找那数十万众的麻烦,走到半路居然就被对方发现了——此时麻承恩才知道,对方这数十万众虽然要么是牧民,要么是妇孺老幼,可是蒙古人所谓全民皆兵真不是说说而已,尤其是在草原这块地上。
察哈尔这数十万众是有警戒的,哨探虽然都是牧民临时充任,但问题是“牧民”与“蒙军”原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照样能完美胜任探马的活儿。
不过当时麻承恩也没太放在心上,潜行偷袭不成那就强打,反正你们又不可能打得过我。
这个想法看起来没错,对方发现麻承恩之后也根本没想着和他打,而是加快速度向西北方向逃窜。麻承恩紧追不舍,并且逐渐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对方毕竟“举家迁徙”,携带的牛羊和其他物资太多。
此时的麻承恩十分满意,心中已然在盘算追上之后要怎么处置。杀是不可能全杀了的,虽然他们麻家和蒙古人打了几代人了,说是苦大仇深也不为过,但毕竟经台大人有过交待,这些人留着有用,所以顶多只能杀几个跳得欢的以儆效尤,剩下的人都得留着交给经台。
然而还没等麻承恩具体想好怎么把这多人押解给经台报功,忽闻对方不跑了,似乎还集中了其中不少人,看起来是想和他打一场。
麻承恩不惊反喜,这是送人头啊,送大功啊!于是当下命令全军前进,准备击溃敌方。行至离敌方四十里左右,麻承恩下令全军披甲,预备作战。
然而当他再往前走了二十里,已经可以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望见对方也正朝自己而来时,他才发现对方的人数有点多——之前已经逐渐查清对方约有四十万人,现在出现在战场上的只怕就占了一半!
不过,麻承恩的吃惊也只是一瞬间。二十万乌合之众罢了,别说自己麾下精锐足以以一敌二,就算以一当十也没什么奇怪——精兵对游民,割草而已。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没错,两军前锋刚刚交战——如果对方算“军”的话——敌方立刻就被打崩了。虽然蒙古人努力作战,但仍然被一轮排枪打得哭爹喊娘当场溃散。麻承恩见状立刻指挥骑兵出击,准备正式割草。
然而意外发生了,明军骑兵刚刚驶出,另一支骑兵忽然从背后杀来——这支骑兵打着九斿白纛。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曹面子”、“玩石”、“阿勒泰的老西”、“一路色友”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