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提前规划(1 / 2)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718 字 2021-11-13

李成梁做出东去辽阳祝贺高务实履新这个决定的时候,高务实自己也在写奏疏,不过他的奏疏并不是要继续敲打李成梁,或者玩其他的什么阴谋阳谋,这一次他是说正事。

这道奏疏分作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简单点说,就是把之前他在辽南的振兴计划推广到全辽,整体思路还是“因地制宜”。

由于他本人已经出任辽东巡抚,所以“工业”方面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启动鞍山铁矿计划,而铁矿既然要开挖了,那么配套的辽阳铁厂,以及京华火枪厂和京华火炮厂的辽阳分厂当然也要一并提上日程。

挖铁矿、办铁厂都属于民间事务,只要地买下来了,京华自己就能决断,本身是不必上报给朝廷的,但由于要在辽阳进行火枪和火炮的配套生产,这就不能不上报备案了,毕竟大明的军工私营按照高拱当年的布置,是要兵部和御马监相关各局共同监督的。

鞍山在这个时代还不过是个马驿(在明朝的驿站系统里就叫鞍山马驿),有一个普通镇子水平的小城,当地一共三千多户,一万多人。

破落不至于,但肯定更谈不上繁荣,放在内地各省的话,大概算是个下县的样子,甚至在下县里头都是“贫困县”——所以在鞍山买地是很便宜的,何况京华买的还几乎都是山,那就更是典型的无主荒地,当地卫所就能决定。

现在地也买了好大几片,高务实自己也成了辽抚,此时不挖矿更待何时?

倒是在辽阳办厂略有些麻烦,因为辽阳城是早已建成了的,而京华在辽阳要开铁厂、火枪厂和火炮厂一共三个厂,占地面积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算是比较大了,因此旧有的辽阳城容纳不下。

这就只有两个办法可想,一是京华自己在城外把三个厂建起来,连成一片,然后自己修个小城,名义上可以按照堡坞来算。

二是由朝廷出资扩建辽阳城,把京华这三个厂给囊括进去,与辽阳老城融合起来。

这两个办法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不足。

自行建一个堡坞,好处是生产不受外界干扰,既不怕泄露生产机密,又可以独立防御,而且不需要朝廷批准,京华自己说干就能干了。

另外,有了这三个厂,高务实又会多三个“护厂队”,相当于他直属的武装力量可以抵近辽阳城,并且兵力不少,加起来至少得有三四千人左右。

这样再加上他自己的抚标,他在辽阳就有了六七千家丁,哪怕图们脑子抽风再来一趟,他也可以确保辽阳城是万无一失的。

但坏处也不是没有,比方说想得长远一点:万一将来辽阳被敌方大军压境,城外的三厂“堡坞”究竟是原地防御,还是撤回辽阳城中,就很难决定了。

撤回城中当然理论上是最安全的,但三个厂完全建成之后,预计会有一万多的工人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其中还包括很难转移的炼铁炉、炼钢炉等物,面对兵灾的时候,并不是一声令下就能撤回辽阳的。

何况这一万多工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进了未曾扩建的辽阳城之后该怎么安置也是大麻烦。

然而不撤回城中而选择就地防卫,似乎也不是特别靠谱,虽然此处又是铁厂又是枪、炮厂,听起来只要有人防守,不怕没有强大的防御甚至反击能力。

但辽阳究竟不是开平,高务实不可能把他在大明国内最大最强的“综合工业基地”摆在辽东一隅,所以这边的规模明显比开平要小,如果对方真的称得上是“大军”,只要肯费些力气、付出些代价,总还是能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