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种东西也很好解释,毕竟蒙古各族本来每年都有不少对边塞各城寨的袭扰,就说是被他们抢去的也没什么问题,所以他们也不需要对记号做什么手脚,那样反倒显得欲盖弥彰了。
只要来往书信、账目之类地不被直接发现就没有大问题,而这毕竟是杀头的大罪,他们就算留下记录的账目也肯定是做了手脚,有他们自己私密的暗号,很难直接推断出来。
当然,这种事情自由心证,而天子断罪也向来不需要什么全须全尾的证据,只要有想法,考虑到谁是得益者。
实际上这类事情那些勋贵们做得还更多,比如说荣国府的贾赦。
宁荣二府靠着祖上余荫,对于军中依然能够保有自己的一定影响力,要不然也不可能帮着王子腾坐到九省统制的位置了。
而通过边军走私这种事情,他们也是驾轻就熟,只要找到老国公的那些老部下稍微通融行个方便,本身他们自己也在做,也就是搭一趟顺风车的关系。
不管这对于蒙古那边有没有事实上的加强,这也改变不了他们通敌的事实。
所谓论迹不论心,只要做了谁又在乎他们出发点是什么,何况他们在事实上也借此获益、损公肥私了。
也正是因此,李昭也是打算找个借口对其下手,当然这本身也只是一个借口,就算是之前的皇帝,对于这些武勋也是早有想法了。
他们吃着朝廷的俸银不干正事,甚至走私也就罢了,在军中的影响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也让许多事情无法更好的推行下去。
京营五军营不就是如此,才至如今这糜烂的结果?
这样一来荣国府自然势必会受到影响,他才会在之前偶遇惜春时,让她先搬出去。
当然不只是荣国府,宁国府那贾珍、贾蓉两位也没少做不该他们做的事情,譬如说掺和到皇权、夺嫡的事务中。
虽说秦可卿似乎并非什么前太子的后人,但贾敬这一脉倒的确是与其有过联系,而贾敬当年出家寻道,似乎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只是随后渐渐沉迷其中,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他们现在是人死如灯灭了,何况宁府现在都在自己掌控中,未来也定在儿子贾信的手上,李昭自然不可能对他们做什么。
其实这些事情李昭相信太上皇大半是不知情、也不存在什么默认的,就算是要与当今争权,他也不可能将自己当初的那些与蒙古异族对抗的“功绩”通过这种方式来推翻。
不过李昭完全可以将脏水泼到他的身上去,而且确实也是他的那些心腹所为。
但是事情不能这么看,至少这些事情绝对不能够跟太上皇联系上,那样对于太上皇一边自然是致命打击,但是对于皇帝自身来说也会有所影响。
自汉以来,尤其是自儒术独尊以来,历代王朝莫不是要宣扬孝义道德,天子一般来讲是以事母为孝,所以太后在后宫的地位一般都会比较高。
而太上皇这种稀有存在,也理所应当的会占去相当一部分的政治资源,就是因为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够在明面上忤逆他。
虽然离了九五之尊之位,但是靠着一个君父的名分在,太上皇也能够在明面上继续压住皇帝。
不过……
“……林卿以为,这封对杨阁老的弹劾,所言如何?”说着,李昭突然将一封奏折丢在了林如海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