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颜似乎猜到了老人的心事,保证道:“我呢,不会留在沙县县城的,我是外地人,我想回到家乡的时候,在我们家乡卖糖葫芦,不会抢老人家你的生意,这个还请你放心。”
听完这些话,老人打消了疑虑,答应教郑颜制作糖葫芦。
糖葫芦晶莹剔透,像用琥珀做成的,吃起来又香又甜,回味悠长,不仅色香味俱全,还是小吃中的一绝。
在沙县有许多制作糖葫芦的人,而南召县的山岭上,到处都野生的山楂,平时郑封等人玩耍经常摘山楂吃。因无人会做糖葫芦,那儿的山楂自生自灭,大部分都浪费掉了,非常可惜。
制作糖葫芦分四道程序,首先是分拣山楂,将又大又圆的山楂拣出来,将坏山楂扔掉。其次给山楂去籽,用筷子将山楂的籽从中间剜掉,再用竹子串起来。
然后熬糖稀,用红糖或白糖都行,将糖放在火上熬制半柱香的时间,等糖变软变稀,均匀地起泡时就算完成了。
最后,将糖稀和成串的山楂合成。浇糖稀时太厚了不好看,太薄了不甜,要达到恰到好处才行。
郑颜初学,手生得很,总是做不好,不是做得太厚,就是做得太薄。老人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郑颜,直到郑颜做熟练,也能做出不厚不薄的糖葫芦为止。
学成之后,郑颜非常兴奋,郑封也替他高兴。想都不用想,郑颜是想回到南阳府,也想卖糖葫芦。他有了赚钱之道,不会抢自己的生意,郑封乐见其成,留下来陪着他,将制作糖葫芦的方法彻底学会。
手艺学成,再留下来也没有意思了,二人告别糖葫芦老人,踏上返乡之路。
嘉靖初年,皇帝励精图治,天下还算太平。二人历时半年,几乎没有波折地回到了家乡南召县。
到了南召县,离郑家庄只有一里许,二人跳下马车,在县城逛起来。郑颜要寻找适合制作糖葫芦的地方,郑封也要寻找卖东西的门面,逛了不多久,二人都找到了合适的地方,这才乘车继续回家。
近乡情更切,离家越近,二人的心情越激动。当看到熟悉的家乡,二人都不坐马车了,跳下来步行。
三年了,离开了足足一千多天,再次看到家乡的一切,都是感到新鲜的,可爱的,可亲的。
有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二个陌生少年赶着一辆马车进了村子,问他们找谁。
郑封激动地答道:“我是郑封,我是郑封啊。”
“郑封?”那人疑惑地问道,“郑封三年前走失了。难道你就是郑封?”
郑封答道:“是我,是我,就是我,你仔细看看。”
郑封三年不回家,模样早已大变,不复当初那样幼稚。那人仔细看了看,眉目之间依稀还有郑封的模样,他高兴地大叫:“真是你啊,你怎么才回来了?这三年都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