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吏很重要吗?
说重要,其实也是真的重要。
没有胥吏,这个国家绝大部分事情都没有办法完成。
甚至可以说,整个国家几乎就是直接瘫痪掉一大半。
说不重要,胥吏还没有到无法替代的程度。
胥吏这个岗位,就是靠着人脉、情商来维持。
不然这么一个说白了就是给各个衙门跑腿、打杂、记录文书的一群人,有什么技术含量?
但凡是认点字,能跑腿的,都能干不是?
所以崇祯根本就没有在乎过胥吏们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
明末缺人吗?
北方一大片一大片的难民,崇祯正愁没有地方安置,缺人?不存在的。
再说了,崇祯也不是真的就一点好处不给人家。
“温爱卿,朕听闻,胥吏一般收入都极其低下,是这么回事吧?”
温体仁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是那些胥吏为什么要从百姓那里捞钱的原因。
古代用吏简直就是把人家当成打白工的。
汉朝以前还好,官跟吏就只是分工上有所不同罢了,本质上都是朝廷的打工仔。
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官员就开始逐渐瞧不起吏了,一直到唐宋时期,吏的地位达到了最低点。
在中央地区打工的胥吏还好,好歹还能够有俸禄,虽然不多,但是养家糊口是足够了。
但在地方打工的胥吏,不好意思,你的确是官家的人没错,但你想拿钱?那就是在想屁吃,老老实实的用爱发电把您内。
虽说明朝的确是曾经规定过吏员们的俸禄,每一个部门都有,很详细。但问题是,明朝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叫做折色。
一个九品官,原本一个月的俸禄为五石,但朝廷会用别的玩意来顶替粮食或者银子发给你。
比如说胡椒这样的奢侈品。
胡椒什么的还算好了,至少也能算是奢侈品,即便是卖出去,价钱也不能低了。
但糟心的就是用什么绢布、零碎的一些小东西来顶俸禄,这叫个什么事?
零零散散的下来,一个官员一个月能拿到俸禄的一半就算是很不错了。
更别说偶尔朝廷还不要脸的欠着你工资。
在这种条件下,即便是月薪五石的从九品官员都养活不了自己。
就更别说下面的胥吏了。
作者的印象里(懒得查资料了),从五品以下的官衙的胥吏一个月大概是八斗还是六斗的俸禄。
再加上折色,这么点破钱够干什么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胥吏们怎么可能不去想别的发财的路子?
但经商没门路,转为官身操作又太复杂,并且数量还极为稀少,从上官那里弄钱?这不就是找死吗?
所以这些胥吏除了压榨百姓还能压榨谁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小吏们都变着法的祸害百姓,从百姓那里要钱,或者说胆子大一点的,就各处索贿。
后世一提起来那些胥吏,第一印象,便是这些胥吏都不干人事,只知道压榨百姓。
但没有人替他们想过,若是这些胥吏不去压榨百姓,那么他们还能怎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