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2)

“徐经,想好了?真的不打算科考了?怎么,昭狱里走了一遭,怕了?觉得这官场,龙潭虎穴,吃人不吐骨头?”

徐经苦笑着,没有否认。

朱厚照本来以为徐经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现在看来,真把他给吓坏了。

得,这是个怕死鬼啊。

本来以为,自己厚着脸皮给他争取了个保留学籍,这人定是会从头再来。

一直到,你要是前二十来年一直做一件事,心无旁骛,你舍得放弃?

徐经,不按套路出牌啊。

“徐夫人,你这么觉得呢?”

朱厚照转头去,不死心的问杨氏。

自己费了这么大的力,不能白费啊。

你徐经,不读也得去读。

徐经说到底,只不过是读了二十多年书的书呆子,家世子罢了,社会阅历简直就是张白纸,始终都没有认识到,对一个想要传承下去的家族,科举入仕几乎关系到了家族的命脉。

反而,朱厚照觉得,杨氏心里恐怕要比徐经分的起轻重。

杨氏明显明显知道轻重,这些日子冷静下来,她也不止一次想要开口,劝说徐经还是要继续科举。

徐经,是整个徐家里天赋最高,最为刻苦,学业也最有所成的。

恐怕要是传回家里,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自己的婆婆。

可杨氏还是不忍心逼着徐经再去入那龙潭虎穴。

朱厚照像是明白了什么,“徐夫人觉得这是为徐经好?

本宫之前去过南京城一趟,对江南倒是有些了解。

江南文分鼎盛,士子占我大明十之六七,那是不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是不是但凡想要再进一步,或是保住现有地位的家族,谁的家里没出过举人进士?

江南的举人,进士冠绝天下,大族之间你娶我家女,网上数数,谁又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徐夫人想想,有朝一日,若是徐家与之争食,徐家,是他们的对手吗?

所以啊,本宫来看,徐经,还是得入仕,得科举,不就是几年的光景,可这日后影响的,可是整个徐家数代的命运啊。

老实说,徐夫人应该知道一个道理,家族中,最可怕的不是入不敷出,而是无可用之才啊。

若是真的落到这般田地,江阴徐家,恐怕就得烟消云散了。”

朱厚照只是轻轻几句话,就将纠结的杨氏心中的砝码拨了拨。

劝人嘛,当然就得往大了说,得适时的夸大一下。

要不然,人家也不信啊。

这下子,就连徐经也是皱起眉头来。

这不是他徐经一个人的事情,这可是数代人百来年的传承和徐家未来的发展。

这个时代,宗族的利益是高于个人的利益的。

徐经这下子,也不得不思考起来自己的做法了。

杨氏看了徐经一眼,小心翼翼开口:“相公,妾身看………”

徐经依旧是沉默不言,只不过与先前大不一样。

“之前父皇拟的圣旨,是让你徐经终身不可科举,发作小吏,本宫看你有才,这才求的父皇给了你个机会,没想到啊,没想到……”

朱厚照故意唏嘘感慨,却用余光看着徐经。

果然,徐经和杨氏面面相觑,这些事,圣旨上还真的没有写。

“怎么,还不信?要不要本宫把萧敬给你喊来,你问问他本宫说的是不是真的?

本宫可是告诉你,当初父皇拟旨的时候,萧敬,可就在一边,知道的可是一清二楚。”

“不,不,不”,徐经和杨氏赶忙起身,朱厚照的意思他们哪里还不明白?

人家为了这件事花了功夫,能是白干?

你以为徐经是个啥?

之前陛下是发作小吏,天指不定殿下会让你干个啥。

徐经正襟跪下,“草民不知殿下如此费心,草民叩谢殿下。

既然殿下如此,草民,敢不从命?”

杨氏也跪在徐经身边。

这就算是答应下来了。

朱厚照心里乐的开花,得了。

“好了,好了,衡父快起来吧,本宫心里当真是为衡父高兴啊。

衡父只管一心就学,等真的入了朝,这不还有本宫在,衡父有什么可担心的?”

衡父,是徐经的字,只有亲近之人才叫的。

朱厚照一口一个衡父叫的亲热,让站起身来的徐经夫妇二人受宠若惊。

尤其是最后一句,几乎是给徐经的前途打了包票。

你徐经的前途,我朱厚照给包了。

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啊,有的人卑躬屈膝,处处小心,不都是为了多巴结巴结那些上官啊。

徐经这下子,本来黯淡无光的前途顿时璀璨起来。

还没等徐经高兴完,朱厚照发话了,“徐经,你先退下,本宫有事和你夫人说。”

这,徐经有些懵逼,不过也不敢违背,乖乖退了出去。

徐经刚刚出去,刘瑾立刻如同一个门神一般守在门前。

“徐夫人不觉得,本宫这恩,对徐经可是过了些?”

朱厚照一句话,给杨氏当头棒喝。

对啊,太子为什么要这么帮着徐家。

仅仅是那些书?

不可能的。

那些书,是自家夫君活的价钱,绝不是一份锦绣前程的价钱。

“奴家不知,还望殿下明示。”

朱厚照不慌不忙的喝了口茶,“大明的才子多了去了,一抓一大把,说实话,惜才这样的话,也就偏偏那些书生腐儒罢了。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

这话虽是有些难听,但是话糙理不糙。

你知道谢步东吗?”

“回殿下,奴家有所耳闻,谢掌柜的在商界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传奇色彩,在于他是怎么搭上太子的,又为何,其余的粮商都是家破人亡,倾家荡产,只有他,一步登天。

那些粮商她是知道一些的,哪一个背后没有几个官员,江南巨贾的样子。

可这样的人物,短短几天灰飞烟灭,没有一个得了好下场。

江南江北,何人不胆战心惊啊。

更何况,这里面,还有些大人物的参与。

朱厚照丝毫不避讳,将来龙去脉告诉了杨氏。

别看朱厚照只是轻描淡写,飘飘几句话,可其中的魄力手笔,当真是不得不让人感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