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思想 风气 国运——心学和理学(2 / 2)

那么心学所谓的致良知,说到底就是让你根据你自己认知的所谓正确,然后百折不挠,知行合一下去。

这是什么意思?

嘉靖觉得自己还要修仙成功长生不老,然后就能够让大明的天下长治久安,自己就能够耗死所有的对手成为世间最强。

然后他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了。

这个东西,你一旦进入了其中,你自己是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对还是错。

只是在你的世界里,这么做是对的。

甚至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影视剧里面的城市之光也是一种心学。

而就因为心学的出现,导致了心学理学的两极分化,心学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一代人,后期的很多人都是如此。

在腐朽的旧时代和崭新的新时代里面,太多的人坚持认为保住已有的成就才是正确的,所以他们坚决的抗拒新时代的到来。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心学?

那么心学如此,理学又如何?

这宋明理学,那程朱理学,难不成就是一个正确的?

当然不是,心学这明朝的东西都不是全对,那宋朝的理学他就能够全对,这不是和恢复两千多年前的儒家一样扯犊子么?

但话又说回来了,理学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

不管理学有多么的让人反感,他都一定会出现在夏国的历史之中,并且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说理学之前,要有两个问题。

其一,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两句话是不是适用于人类?

其二,儒家为什么要频繁的更新换代。

这两个问题就是理学的根源。

很多人都讨厌儒家,有人喜欢道家无为,有人喜欢法家严苛,还有喜欢墨家,说那玩意和发明创造有关系,也有说喜欢农家的,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总之就是不能喜欢儒家,这玩意没用,禁锢思想,拖累了我夏国历史的发展。

嗯....不能反驳你们,但,一个包含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那康雍二帝的这么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

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一点,这也很奇怪啊。

然后又有人说了,他们不是没发现,他们是没用!

秦始皇和齐儒那相爱相杀的,汉太祖高皇帝在礼法上也颇有地位,武帝就不用说了。

至于后面,那个敢说不知道儒家?

他们为什么不肯将儒家废除,还让儒家带出来一个个名臣名相甚至还有儒将这种说法。

这不是祸害人么?

一个两千多年愣是没能断了传承甚至愈演愈烈的学术,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学术?

我们常说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是不是到了儒家这里他就失效了?

如果想要明白这一点,那么就要看第二点了。

道家还是那个道家,法家还是那个法家,为什么传承最为坚挺的儒家却是频繁的去遭遇更新换代之事。

从孔子不敢称儒却设立仁礼,到孟子的民为贵,到荀子的性本恶,法相随,最后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然后数百年之后还要由何晏发起以儒释道的玄风,最后经历宋明理学之中理学和心学的两大分支学术。

最后的最后,在明末还要引领出三大宗师的明末思想大爆发,以及王夫之先生的气宗学派。

儒家的变迁一直在不断的继续,不断的出现。

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先天不足!

我们要知道儒家在前期和后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地位。

儒家的前期备受打压,尤其是被道家和法家压制的和孙子一样,根本就没有复起的余力。

到了中期出现了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却是留下了术而忘记了道。

同时法家和道家仍然牢牢地保持着一方。

但是儒家到了后面,以术御道也好,亦或是用什么其他的名词来解释也好,儒家占据了天下绝对的主流。

其他所有流派不敢望其项背。

那么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儒家发展变迁的这么一个过程。

曾经坊间传闻,孟子和庄子辩论,被庄子驳斥的体无完肤。

股阿奴这个传闻的出处我实在是找不到了,但如果孟子真的撞上了庄子的话,他的确有很大的可能被驳斥的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并不是因为孟子的战斗力有多么的彪悍,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儒家,他有着天生的缺陷。

那就是核心!

我们所熟知的儒家,以仁义为核心,以礼为核心,要么就是要去复周礼,要么就是要恢复井田。

可,这不是核心,这是理念。

说得直白一些。

道家的核心很简单,天道!

道家认为一切的源头都是道,也就是天道,万事万物是因为天道的规律,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行进下去。

比如,你不吃饭就会饿,这是调到告诉你该吃饭了,你明白了,然后去吃饭。

这,就是最简单的道。

那么法家是什么?

法家一分为二,一个是管仲的法家,其理论与孔子贴合,但真正让法家崛起的是商鞅他们这些新法家。

在春秋战国这个混乱的时代,法家往往伴随着变法。

那么变法是不是法家的核心?

不是,他们的核心是皇权,或者说君权。

法家坚持的是君权至上,举天下而供养一人,天下皆是君王的爪牙臂膀,君王一定要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所以你才回发现,所有的变法都是在围绕着什么贵族,什么权贵去进行,将他拿下。

甚至给人一种错觉,将他们拿下就是为了普通的老百姓。

实际上并不是。

法家的变法只为了单纯的君权,让君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实,然后就可以君权至上了。

至于百姓,你们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别想跑。

所以法家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变法还是律法,全部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围绕着君权。

君权驱使着他们的一切行为。

那么儒家呢?

儒家的仁义,礼法,儒家的种种,他们是因为什么。

比如说孔孟的仁义。

为什么要仁义?

你需要给仁义找一个理由,你凭什么要求仁义?

你所说的的只能是虚无的天下应该仁义。

那怎么就成为了应该?

他是因为天道使然?是因为君权使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没让你仁义,天下万物在天道眼中都是一样的。

那么是因为君权,皇帝和诸侯王说:不,老子不想!

我想当皇帝是因为爽,不是为了给你们做奴做仆,我费了半天劲儿当上皇帝就为了让你们过得更好我去被苛待?

那算了,这玩意谁爱做谁做!

那么不是天道,不是君权,儒家的先贤请告诉我们,为什么你要让君王有仁义之心?

为什么要彬彬有礼?

我灭了你不就行了?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死的又不是我的家人,法家镇压,反正死的也是别人的家人,我给他镇抚钱帛!

百姓不同意?

天道帮我,我为王!

所以儒家这个不知道到底是谁创建出来的学派,他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他的先天不足让他脚下没有跟。

可是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事实证明,他说的还真的确是有些许道理,可这个根到底在哪里,哪一个儒家先贤也说不出来一个所以然来。

所以,在儒家分成了诸多派系互相争斗,互相折腾之后,儒家便迎来了第二个变化。

公羊学说与董仲舒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