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鼓励“推理女王”(2 / 2)

妮可想了一下,然后解释道:“也不能这么说,其实还是不错的,只是托尼他一直都对阿加莎抱的希望非常高,而这篇小说并没有那么惊艳,所以多少有些失望罢了!”

“说到这儿,我倒是一直都不明白,托尼你为什么一直都对阿加莎在侦探小说上的天赋抱这么高的希望呢?”苏菲好奇的问道。

唐宁心道,那是我抱的希望高么?她本身就是“推理女王”啊!我甚至都没敢抄她的作品,否则早就把《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ABC谋杀案》搬出来了......

“好了,别说这个了,咱们还是去看画展吧!”苏菲岔开话题道。

这次大家要看的是毕加索的画展,说实话对于这种印象派的画风,唐宁还真就看不懂,不过他也没好意思说出来。

看到唐宁这个样子,苏菲低声问道:“托尼,你是不是觉得这些画并不好看?”

唐宁迟疑了一下,然后答道:“说实话我觉得画的一点都不像,但我也知道好像到了这个境界就不以画的像不像来作为评判标准了!”

“这位先生,我问你、你觉得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康康歌》哪个好听?”苏菲忽然岔开话题问道。(就是红磨坊跳康康舞时候放的歌)

“当然是《命运交响曲》!”唐宁毫不犹豫的答道。

“呵呵,我相信如果到大街上去问的话,一定是喜欢《康康歌》的人多于《命运交响曲》,但为什么音乐界会公认《命运交响曲》是经典、我们美术界公认毕加索先生是大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个所谓的“公认”,根本就不是广大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是指业界或内行的一致好评。

比如说,牛顿爵士是公认的伟大科学家,这个绝对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上开根号都不会了,根本没有资格对牛顿爵士进行认可或者否定,这个道理都是大家很好理解的。

可是到了文学艺术领域,评价的门槛就会低出很多,一句简单的不好听、不好看、听不懂、看不懂就可以表达基于自我审美的“真知灼见”,不用认识五线谱便可以觉得自己有资格评判贝多芬,不知道色相环也可以评头论足毕加索,丝毫不用顾虑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充沛,只需要根据本能的好恶进行褒贬就可以了,非常便利。

我们不会认为牛顿和莱布尼茨是服务人民群众的,他们是在为人类做贡献,可是为什么却要求贝多芬就得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呢?事实上,作为艺术家,他们能够实现自我表达都已经非常不易了,服务自己都不一定服务的舒坦。

艺术鉴赏是需要门槛的,有些行业非常亲民,比如音乐和绘画,不像是微积分或者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拒人以千里之外,但这并不代表这些行业就简单,随随便便不用付出就能学个一览无余,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进行公认的。

或者简单一点说,如果你是一名普通人,那么只要遵循好听好看的原则就行了,并且不要试图与专业人士讨论审美的问题;而如果你是一名专业人士,那么就不要把标准定在好听好看的层面,并且不要试图强行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因为这不是你一个人短时间之内能够做到的!你明白我的意思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