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敦煌大盗(2 / 2)

他的这一宣布,引发了西方世界的“中亚探险热”,人们进入中亚地区,寻找当地的古籍,而越来越多的古文书,也被重金收购之后,进入欧洲的各大博物馆内,成为了典藏的瑰宝。

“但是奥古斯都绝对没有想到,这些古籍竟然是一个名叫伊斯拉姆-阿克洪的家伙伪造的,其实最初我就觉得这些古籍过于相似,直到在和田直隶州知州潘振先生的帮助下,才抓到了这个造假的阿克洪!并在他家中发现了大量造假工具——一些专门做旧褪色的纸张、专门印制“陌生文字”的刻板,以及相关的木板、麻绳。

据这个阿克洪所说,最初他是从阿富汗商人那里得知了印度、英国、沙俄那边的商人们,对古代手写的那种文书比较感兴趣。

这种古籍,曾经被一些寻宝人在丹丹乌里克发现过,刚开始阿克洪也去沙漠遗址转悠了几圈,很快他便发现,这条路,走不通。

一来沙漠浩瀚,寻宝过程必然要经历各种困难、危险,其次,到底哪里有古籍,谁也无法知晓,这种没有确定目标位置的找寻,希望非常渺茫。

阿克洪的脑子很灵活,他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仿造古籍,阿克洪首先模仿真正的手抄本上的草书内容,进行试抄。

随后,通过他人的转手,将之卖给了马继业,忐忑的阿克洪在等了许久之后,等来了买家要求继续提供的需求。

不久,阿克洪便开始继续制作古文书的活动,刚开始阿克洪还能够按照真本描绘文字,后来当他发现没有一个欧洲人认识这个文字之后,他便开始放飞自我,自己随心所欲地创造起“文字”来了。

随着每本书被高价卖出,并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之后。阿克洪开始产业化制作,他和一些同伙开始用木板印刷古书,然后用胡杨树胶将纸张染成黄褐色,随后挂在壁炉上进行烘烤,即便有些纸张被不小心烘烤熏焦、损坏,买家也没有任何怀疑,毕竟古书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任何损坏,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贩卖给欧洲人之前,阿克洪等人还会将书本埋在沙漠边缘的树下沙土之中,让人翻看这些沾满砂砾的书页的同时,也对古书的真实性,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