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的是,晚唐宦官势力崛起之后,这种父慈子孝才暂时消停。
但有了老李家的示范作用,地方藩镇乐此不疲。
下克上,上诛下,你方唱罢我登场。
倘若李晔留在中土,太子一定会恭顺有加,大唐说不定能完成权力的顺利转接。
但一出征就是四年,中土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
也就不怪有人急不可耐了。
隋炀帝前脚去打高句丽,后脚杨玄感就兵变了。
天下鼎沸,三十六路反王齐上阵。
连身为亲老表的高祖都倒戈了。
大唐之所以没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人心思安,二是在唐末这个大动荡的年代,李晔相对懿宗、僖宗而言,还算不错,三是地方军政财分离制度起到了作用。
周云翼、李筠据河北而自守,其本质是中央朝廷的分裂造成的。
而且中土没人公然举起反叛大旗,对峙只出现在黄河两岸。
让李晔松了一口气。
中土乱成这个样子,李晔也待不下去了,对刘鄩勉励了一番,便加快了行程。
领三万精锐策马先行,后续部队在西州补给。
正如李晔当初预料的一样,只要踏上河西走廊,太子就没有机会了。
每过一州,百姓亲自出城迎送。
李晔算是见识到了史书中所说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面。
这么多年唐军的军纪起到了作用。
将士的荣誉感,也让他们对残害百姓没有兴趣。
任何事一旦得到正反馈,就形成了约束力。
百姓尊重将士,将士杀敌报国。
大军浩浩荡荡东归,百姓欢呼雀跃。
“圣主还朝”之声,响彻祁连山南北。
河陇与关中,算是李晔人气最高的两地。
唐军中的一半都来此二地。
二十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沿途只见唐人,不见胡儿。
曾经的回鹘人、吐蕃人、嗢末人,都不见了,只有肤色深浅不一的汉家村庄城镇。
而中土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
刘存声称诏令是假,继续围攻青州。
周云翼勒兵回太原,李筠回北平。
太子拥六万之众向凉州而来,号称迎接圣人。
天下各道各军镇纷纷上表恭贺圣人还朝。
不过,作为帝国中心的长安,却没有任何动静。
李晔心中难免失落,人年纪大了,心中的感情就多了起来。
当年正是从这座孤城,一步一步起家,三十年腥风血雨,不可谓不艰难。
如果不是李晔知道点历史进程,早就淹没在时代浪潮之下。
当然,最主要的是大唐虽衰人心未厌。
如今,太子提了六万把刀子来,这是来迎驾,还是来送终呢?
到了如今的地步,太子集团还想放手一搏吗?
李晔身边虽然只有三万将士,都这些都是银枪效节军、黑云长剑都、亲卫都、天策右军的精锐,无一不是战功赫赫。
枢密院参事建议等待后面的十万大军,一举合围太子军。
李晔却拒绝了。
若是止步甘州,岂不是让天下人觉得皇帝怕了太子?
大战就是打的气势。
李晔还真想看看长安禁军有多少人敢跟自己玩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