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分封倭土(2 / 2)

主要是对倭国态势的看法。

认为大唐不可在倭国投入过多的精力,灭其国易,灭其种难。

只需诛讨桀骜藩领即可,再册封恭顺之辈,统辖倭人,为大唐输送人力至辽北、漠北,兴建城池。

还特别强调倭土肥沃,足可养几百万之民,不可尽封于王审知,倭人傀儡的存在也可起到制衡的作用。

也有很多不成熟的想法,比如迁徙沿海居民,与其混居,百年之后,归化策生效,其地其民自然归唐。

李祎不知道后世倭人的恶毒与阴险,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提出最后一条建议,也在情理之中。

但李晔压根就没想过要接纳倭人。

他只想让倭土成为劳力的来源地,用他们的尸骨夯实大唐在北疆的统治基础。

大部分建议都有可取之处,如册封恭顺之辈,就跟李晔想到一起去了。

又提醒不可让王审知太过强大,都是非常合理的建议。

有了实力,必然会生出野心,如果王审知坐拥关东良田,统御倭人,还会这么老实听话?

必然会争取更大的利益,挤压大唐在倭的利益。

这是人性,也是利益博弈的必然。

纵然现在不会,下一代下两代一定会。

所以倭人傀儡政权有存在的必要。

源经基就顺理成章的走入李晔眼中。

期待倭人臣服也不现实,只是现在暂时没有灭倭人种的精力,大唐不可能被倭岛限制住,西边还有更大的利益。

大唐正在厚积的过程当中。

想通这些,册封源经基的事就是理所当然。

倭国之战持续一年半,差不多到了收官阶段。

天策右军这把利剑不可长时间暴露在外。

枢密院决议以徐温的徐州军换防天策右军,配合顾全武的水军,李晔同意了。

徐温能武能武,镇守平安京,稳住倭国形势,是上上之选。

不过现在摆在李晔面前的难题是,刘知俊功劳太大,不好册封。

直接封郡王,似乎功勋还差了一点,杨师厚都没封王,刘知俊就更不可能了。

关键此时的刘知俊也才五十出头,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现在封王,若是再立大功,就不好封了。

这个问题也困扰李晔多时。

杨师厚、朱瑾今年都是五十不到,周云翼更是年纪轻轻,辛四郎不掌兵权倒是无所谓。

只有李承嗣上了年纪,自己也识趣,在长安处于半退休状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偶尔出席枢密院的决议。

李晔忽然明白草根皇帝为什么要诛杀功臣了。

一方面是不自信,怕后代斗不过这些刀山火海滚出来的狠人。

一方面是省事,一刀砍了一了百了。

不封赏刘知俊肯定不行,两万天策右军在倭土打出了大唐天威,摄津一战,灭倭人十余万,杀的尸山血海,又重夺平安京,把倭土最富庶的奈良地收入囊中。

封赏太过也不行了,看刘知俊这架势,仗越打越顺手,以后肯定还有大功。

思来想去,只能给他封地了。

最直接的利益才能最打动人心。

杀生王令倭人闻风丧胆,给他在倭土封个地盘,似乎也不过分,毕竟大唐能把九州攥在手里就不错了。

李晔盯着地图,指着平安京之北的越前国道:“改越前国为越前州,赐为左威卫大将军刘知俊封地,子孙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