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二次改革(2 / 2)

逐鹿北朝 红莲素心 2905 字 2021-11-17

回到尚书台,高顺疲倦地坐下,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他就一阵头大,心里佩服那些开国皇帝,尤其是那几位明君,比如朱元璋。

回想几年前,高顺组建了六部,把原来的三省权利瓜分,并且废除了宰相的位置,这才掌控了大权。

可随着国家队的发展,事情越来越多,现在又在讨伐陈国,一旦陈国覆灭,齐国的地盘就扩大一倍。

如此一来,现有的机制可能不好运行,三省有必要重新组建,不过要换个名字,比如内阁。

内阁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基本职责都一样,那就是替皇帝分担政务,其中明朝做的最彻底。

嘉靖二十年不上朝,全靠内阁打理朝政,内阁的作用很大,就看皇帝如何掌控。

如果有内阁在,有些事情就不必皇帝躬亲,遇到无法做主的事儿,也可以投票决定,但皇帝拥有一票决定权。

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监察御史,御史言官自古有之,上可以骂昏君,下可以督百官,官职不高位置很重要。

只有把这两个机构搭建起来,皇帝才能轻松些,但有些事情还是无法避免,高顺也没什么好办法。

中央改革的同时,还要有地方改革。

现在齐国的管制,还是承袭前朝,地方官的权利模糊不清,动不动就开府仪同三司。

之前虽然更换了一些官员,但并没有改变管职,经过几年考察,也发现一些优秀的官员。

高顺打算把这些头衔都取消,明确上下级,采用省、州、郡、县、村五级划分。

如此就可以等级分明,明确责任,文官只负责民生、经济、刑法,地方的府兵负责治安。

如此一来军政分开,大权都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大将军级别的将领要在京城,战时才可以挂帅离京。

高顺理清思绪,在地图上划分省份,按照记忆中的地图,定下了一些名字。

比如辽州此时还没有固定称呼,高顺就把后世的地名搬出来,但他记住的也不多,好在史书中都有。

下午,高顺召集六部尚书,在尚书台议事,远宣布组建内阁的决定。

明朝朱元璋时期及以前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采取的是丞相制,丞相是有实权有决策权的,丞相可以开府设置属员形成自己的一套参议和执行机构。

相反内阁制是一个团体决策机构,它本身也是参议和执行机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担心相权过大而废除丞相加强君权,亲自掌管六部。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

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夏言、严嵩为首辅时,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简单来说,大学士可以顶着皇帝名头写奏章办事。

内阁的利弊,高顺心里也清楚,哪怕是他这一代很完美的制度,他的子孙后代也可能窜改。

况且根本没有完美制度,高顺还不能太放权,阁臣一共有四位,不能同时兼任六部尚书。

所以高顺找他们来,就是想问问他们,有没有愿意放弃尚书的位置,进入内阁。

六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内阁更像是幕府,不会有太大的权利,只能给皇帝出谋划策。

所以并没有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