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顺的经历,郑译还真挺感兴趣,因为高顺出现的太突然,仿佛是天神下凡,凭空出现一样。
而复兴家族,郑译又何尝不愿意,只不过他不看好齐国,别看齐国现在风光,却依旧不是周国的对手。
而周国现在虽然动乱,却没有动摇根基,无论是宇文家还是杨家,谁上位都有可能一统天下。
所以不用高顺操心,只要他站队正确,这天下迟早有一天有郑家一席之地,现在的隐忍只是暂时的,他对自己有信心。
“多谢殿下,译实在担不起,而且吾好久没回家了,也不知道家中祖母如何了。”
其他理由不行,郑译开始打亲情牌,自古统治者都注重孝道,郑译这个理由高顺貌似真无法拒绝。
但高顺向来不按套路出牌,笑道:“得知先生回来,孤已经派人去接老夫人了,如今正在路上,估计不日即可抵京。”
“这……”
郑译这次真有些不淡定了,之前他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有这个底牌,他常年在外,没有侍奉家中祖母。
所以他这次回来,打算以这个理由蛰伏,然后暗中帮杨坚周旋,打探齐国的消息。
可高顺料敌先机,竟然去接他的家人,这让他始料未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曾闻先生愿意著书立作,正好太师魏公主持修纂晋书,先生不妨帮一帮魏公,有先生在身边,孤也可随时请教。”
高顺笑眯眯地看着郑译,等待他的回复,郑译脸色复杂地看着高顺,良久躬身施礼。
“多谢殿下,臣,遵旨。”
一波隐藏的攻势,被高顺成功化解,把郑译带在身边,虽然有隐患,总比放虎归山强。
接下来高顺带着郑译游览铜雀台,高谈风月不论国事,高顺引经据典谈吐不凡,说的郑译暗暗心惊。
“高顺丰今年不过十七八岁,竟然有如此学识,简直不弱于当年的曹植。
然而曹植虽有才华,却时运不济,如今高顺丰已是太子,无其他皇子与他争宠。
高长恭又十分信任他,齐国大事小事皆由他做主,若非齐国不占地利,缺少龙气,还真可能让他成事。”
此时占卜相面成风,各国朝廷都有不少精通此道之人,郑译也略知一二,否则他也不会交好杨坚。
如今稀里糊涂被高顺拉上船,下一步如何尚未得知,但高顺明显不是好相与之人,和他在一起仿佛能得看穿心思。
郑译随着高顺,离开铜雀台又逛了邺城,见识了齐都的繁华,就连郑译都要感叹。
邺城如今的发展,已经玩超过长安,虽然没有大兴土木修葺皇宫,可城池的规模并不小。
最重要的是,邺城很有人气,商业很是发达,而且街面整洁井井有条,一路走来没看见一个乞丐。
这场景郑译从未见过,毕竟这时候农民靠天吃饭,如果遇到灾年,背井离乡乞讨度日是常事。
可邺城不一样,他只看到了商业,并没有见识到郊区的工业,一座座作坊建起,造纸厂、印刷厂、制砖厂,茶叶作坊、瓷器作坊、酿酒坊,铁匠铺……
总之在高顺的推动下,工商业兴起,这就给很多流民提供了一条活路,哪怕不种地也可以打工。
当然齐国现在还是以农业为主,无论是发展商业还是战争,都离不开粮食。
各地官府有明确的指标,贵族阶级也要缴纳赋税,土地荒废是犯法的,遇到灾荒朝廷是要赈灾的。
虽然在施行的过程中,并不是尽善尽美,可齐国确实大为不同,已经超脱了这个时代。
齐国之人在潜移默化中没有感觉,可外人到了齐国之后,会感觉到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