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谢岩道:“‘羽林左卫’分驻天下以镇宵小,‘羽林右卫’戍‘京城’而征战八方,各不相同,武备自当有别。”
雷火算是听明白了,从现在开始,“天下最强军队”名号得归“羽林右卫”了。不过,他还是从整个军队的角度问出一句:“将士们日后何来功绩?”
谢岩当然知道,“府兵制”与“军功得勋”是军制变革两大阻碍,前者与土地有关,后者关乎利益,从将军到士兵,没有不在乎的。
“雷兄,依汝之见,辽东战后,本朝外敌何来?”
“嗯……这个……”雷火支吾其词,却是说不下去了。原因当然很简单,大唐盛世之下,除了那个打不上去的“吐蕃”外,好像已经没什么敌人。
“既无外患,何需百万大军?”
谢岩这一问,令雷火顿时明白所有。
很简单,没有了外敌,朝廷当然也没必要养那么多军队,但是,武备也不可放松,自然需要一支精锐之师以保证随时能战,“羽林右卫”应该就是皇帝心目中的首选。
“警官,吾等武夫,当何去何从?”
望着雷火希冀面庞,谢岩微微笑了起来,他知道,雷火这是在关心自己的前程,当然,也是大唐整个军方高级将领心中所忧。
“驻外、练兵、进学,皆可。”
“何意?”雷火不甚明了,只得相问。
“都护府将领常年有缺,自是去处;随‘火药’大成,本朝大军需变更作战方式以应对,然此物非知者不可用,故进学为上。”
雷火缓缓点头,显然是听懂了。
在他看来,以自己当下官位,去边地出任将领,等同于贬官,任“都督”职,似乎还差那么一点。也就是说,“驻外”这条路走不通。
而按照谢岩说法,练兵和进学,看起来是两条路,实则为一条,因为“火药”。
雷火见识过“火药”强大威力,知道军中日后必定会大量使用,同时他也清楚,“火药”本身很危险,不懂的人,根本玩不转,因此,进学也就成了必须,可是,上哪儿进学呢?到了他们这个年龄和地位,去“皇家学堂”和学子们一同上课,那不是开玩笑吗?
谢岩似乎看出雷火困惑所在,主动言道:“‘皇家学堂军事院’,即将设‘将领进学班’,独立于外,雷兄日后不妨前往,然此事由‘兵部’操办,需陛下恩准,吾只可建言。”
这下,雷火是彻底明白了皇帝陛下意思。
说穿了,只有皇帝陛下看中,想要提拔的高级将领,才有资格去进学。换句话来说,要是没有去过的将领,等于是被闲置养老,别说领军打仗了,能够保住现有的官位,爵位就不错了。
应该说,这是谢岩私下里透露了皇帝的想法,当然,“暗示”,非明说。
“警官高义,某心领。”雷火拱手示谢,后道:“如何得以进学?”
“陛下赏功罚过,从不怠慢有功臣之。”
别看两人一问一答,似乎毫不相干,实则却是同一件事。
雷火想知道怎样能够入皇帝眼,谢岩告诉他,立下战功,才是最佳路径。
雷火想想也是,自己似乎除了会打仗,好像其他都不成,当即表态道:“警官领军北进,某家愿为先锋。”
应该说,谢岩等的就是这句话。
领军打仗,除了军卒英勇之外,将领们齐心协力,心无旁骛。那是更为重要的地方。
雷火驻军此地,存有等援军再战心思,是以几无寸功,致其麾下锐气渐失。
而作为“平壤道行军副大总管”,谢岩忽略不言,有徇私之嫌,可当众说了,雷火必定心有芥蒂,势必影响后续作战。
因此,谢岩私下找雷火,看似闲聊,实则以前程为引,不经意透露朝廷动态,致其为谋日后事,抛弃私怨,将全部心思用于战场之上。
再说,谢岩心目中,雷火称得上“好友”,是战场上结下的友谊,怎么也不想看着他因为某些私心,以至于错失良机,日后被边缘化。
毕竟有些事情,他不说,总有人会说出去,最后传到皇帝耳中。
一支大军里,若是没有皇帝耳目,那才是怪事了!
“雷兄愿为前锋,自是好事,然当下要务,非领军北进,而是荡平前方道路,‘高句丽’军寨欲做碍眼铁钉,吾当将其拔出!而后灭其国,以全华夏版图!”
谢岩此话,掷地有声,其心迹,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