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线路上,有诸多大城,包括三国“都城”,适合商事。再者,贺兰敏之麾下有大军近三十万,足以保证安全,没必要进入“高句丽”战场。
冯宝得萧越回报,深思之后,虽然有些想不明白的地方,但仅仅从安全角度而言,还是认可了。
因此,萧越来到“登州”,第一件事就是执谢、冯二人手书,拜见“登州刺史”,以协调采买军需物资入城存放事宜;随后马不停蹄赶赴“水师登州基地”,拜见“水师中郎将”钟汉。
顶头上司的弟子来拜见,钟汉自然不敢怠慢,先是验看“水师都督府”正式行文,而后听萧越详细说了一番……最后言道:“本将已得‘兵部’行文,知大都督与谢侯爷领军出征,故早有安排。‘长安号’、‘洛阳号’于近海操练,明日可返回,修整一日即可。待军需运至,可先行装船。至于商队渡海,更加不成问题,随时可行。”
“多谢将军。”萧越起身行礼道。
至此,商队渡海及大军物资供给一事,全部妥善安排。
三日之后,整支商队登上水师战船,大大小小近三十艘船只,负责运送渡海……
“龙朔二年”四月九日。
萧越带领来自大唐王朝的商队正式进入原“百济国王都泗沘城”。
“百济王宫”,如今是“泗沘都督府”所在。
“副都督”黑齿常之居案几之后,执一份文书仔细阅看,且越看眉宇间越是凝重。
“来人!”
转眼间,一人自角落里匆匆走出,跪于堂下。
“去,告知军前来人,不得外泄军机,但有妄言者,斩!”黑齿常之语气严肃地下令道。
“喏!”
看着属下躬身退出,黑齿常之长长暗叹一声,眼望屋外,忧思更重。
他能不忧虑吗?
“百济”内部,“复国”之声甚大,只是那些人隐于暗处,无兵权而已,但若长此以往,人心不稳,当为大患!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他所知道的消息,大唐王师北上借道“新罗”,遇伏击后,强势征伐,用一种什么叫“火药”的东西,相继炸开要塞“壶口关”与“王都金城”,掳“新罗皇族”,焚其“太庙”,断其根本,灭其国!或许是手段过于激烈缘故,“新罗”境内叛军丛生,加上“流求”那伙神秘人推波助澜,致使运往北方的粮草,多次遇袭,损失惨重。
要知道,大总管贺兰敏之麾下,三国联军共计约三十万,粮道不稳,可谓天大祸事!
这不,又一次得报,有运粮队遇袭,近两万石粮草被毁,护送五千军卒全军覆没。
黑齿常之不敢想象,再来一次,前方大军如何能够撑得下去?
黑齿常之是军人,性情耿直,没有太多想法,在其看来,“百济”也好,“大唐”也罢,只要保证自家利益,能够善待百姓,对谁称“臣”都一样。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做了大唐的官,只能一条道走下去,否则真要是让那些人“复国”,恐怕得被人灭族。因此,他考虑最多的是要不要亲自带兵北上运粮,同时剿灭“新罗”境内叛军。
可是他有顾虑啊!
“泗沘”和“熊津”两座城池里,合计有五万兵力,那可是最后的大军,对内可镇压宵小,对外可防“新罗”叛军,若是领军北上,只能留下万人守城,况两座大城,一万人,根本不够用!如若“叛逆者”举兵起事,城池难保。
再者,“熊津都督”弥渡,是否同意移交部分兵力,那也是未知数,单单依靠“泗沘城”兵力,那也没用,毕竟兵力有限,起不了大作用。
“唉——如有唐军那般军械,何愁兵力不足。”黑齿常之心里如是想着。
是啊,他太羡慕唐军装备了,尤其是“羽林左卫”,清一色全甲骑兵,要是有这么一支强军,只消几千人马即可剿灭叛军,何需劳师动众几万人,可惜啊……
正当黑齿常之脑海里闪现各种念头及感叹之时,一人快步进入屋内,行礼言道:“启禀都督,大唐‘洛阳’来人,自称‘卫岗县侯’弟子,意欲拜见。”
“卫岗县侯?”黑齿常之一时间没想起来是谁。
“都督,即原冯安抚使。”来人小心提醒。
“快——速速有请!”黑齿常之突然反应过来,喜不自胜地大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