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声震苍穹(三)(1 / 2)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4203 字 2021-11-06

来自“卫岗乡”的“谢府”和“冯府”亲兵们,架着堆满“青条石”和“面粉”的马拉平板车,紧赶慢赶,终于在城门关闭前,进入“洛阳”。

好在,城里今晚无“夜禁”。

经连接皇城与主城的“天津桥”,至皇宫正门“应天门”。

王三狗执“乡里文书”,率先走至门前,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城门洞内走出一名中年朱袍宦官,且直言相问:“来者可是‘新安县子’府上之人?”

王三狗急忙应了一声,随即上前将备好的“文书”及自己“官凭”(其有军功,得勋官衔)呈递过去。

中年宦官借着宫灯,仔细阅看后,递还,而后道:“陛下口谕,可一人入宫操办,余者且回。”

“谨遵圣谕。”王三狗依礼回道。

中年宦官也不客气,一挥手,自身后走出一队禁兵,跟着王三狗前往不远处的车队。

趁着军卒检查之际,王三狗、高大棒他们紧急磋商之后,一致认为,石子,理所应当的进入宫中。

石子没有谦让,因为有一件事,连他也不知道为何?

昨夜,当谢岩说起详细时,提及“面粉”与少许“煤油”时,其他人倒没觉得有何不妥,可石子却听出异样,并于结束之际相询究竟。

谢岩未隐瞒,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汝之‘火药’,难言大成,且少经验证,用于‘花火’无妨,其他恐不足矣,唯有做些手脚。”

紧接着,谢岩将自己知道,有关“粉尘爆炸”一事,大致说出……

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细微的粉尘密度达到一定量的时候,遇明火会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这是谢岩在电影里看到的知识,原理已记不清。但是并不妨碍实际运用。

石子弄出来的“火药”,按照谢岩心里估算,最多只能达到“黑火药”三成效能,听个响,还成,指望有多大威力,实属不够现实,若不“加点料”,别说“威服四夷”了,只怕还能闹出笑话来。

将“火药”这个“大杀器”在性能未成熟前展现于世,谢岩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学堂”。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皇家卫岗学堂”乃至“卫岗乡”诸多作坊,事实上已代表大唐最高科技水平。但是,自皇帝至宰相,几乎无人认识到这一点。

然而,“倭人”、“流求人”,不惜代价,千方百计安排学子入“学堂”的举动,让谢岩意识到,保护科技成果和人才,已刻不容缓。

在“数学”、“物理”基本原理流传于世之前,尽可能大幅度提高科技水平,才是根本,而这,必须获得朝廷支持。

可要是想在一群儒家文官主导的朝堂之上得到全力配合,不比“登天”容易多少,唯有“皇权”方可以力破局,而石子弄出来的“半成品火药”,就是谢岩临时想到的“破局利器”。

“贞观殿”里,声乐俱鸣,宫女舞姿翩翩……

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番邦来使,济济一堂,贺“大唐新年”、颂“大唐盛世”、祝“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先有学问精深之大家,以华美之赋开篇;后有官员著“应景诗”相合,期间皇帝李治适时点评,完美展现出一幅“盛世大唐”君臣同乐,上下齐心之画卷!

约摸酒宴过半,“大唐皇后”武媚,着盛装进入“贞观殿”。

此举虽有些不合常规,但今晚终归非朝廷正式场合,倒也无有异议。

在一片“拜见皇后”之声中,武媚面带微笑,缓缓走至李治近前,依礼拜见道:“妾身恭贺大唐喜迎新年,祝陛下龙体安康。”

“皇后免礼,入座吧。”李治回应道。

“谢陛下龙恩。”武皇后回一礼,而后于一旁坐下,又道:“妾身适才听闻上官学士作诗以贺新年,想来必定文采风流。”

“皇后所言甚是,上官卿家乃本朝名士,自不负盛名。”

“陛下之朝堂,人才济济,上官学士不必说,却不知还有何人临诗朝贺?”

“多矣!”李治一语概之。

“昔年,‘新安县子’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恨月长圆’之佳句名动‘长安’,却不知今日可有佳作?”

“皇后倒是提醒了朕。”李治似乎想起什么,抬首遥望大殿右侧后端,出言道:“宣谢卿家近前说话。”

“陛下有旨,宣‘新安县子’谢岩近前面圣——”

随着王伏胜扯着嗓子一声“呼唤”,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没人知道,皇帝陛下此时此刻,怎会突然如此?

坐在最前端的宰相以及王爷、国公们,俱是面露诧异,有人相互间对视一眼,有人却是抬眼看了一下当令皇帝,试图从其表情之中,揣测帝王心意。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谢岩本人那也是一脸懵懂,不知何事?即使到了御阶之下,皇帝问及“可有佳作”之时,他心里依然无比困惑——旁人不就是在座位上吟诵诗篇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变了呢?

谢岩哪里知道,高高在上的这一对帝王夫妻,事先有过默契,借口“作诗”,将其唤到近前,从而给他一个机会,当众提出“天地响”之事。

不管能不能领悟出皇帝本意,此刻,当众“成诗一首”,才是要紧。好在,身为后世之人,不会写诗亦会背诗,倒算不得难事。

“陛下,臣尽力而为。”谢岩先行礼,而后略作沉思状,片刻后,言道:“臣想起,献丑了。”

“无妨,姑且听之。”

“谢陛下。”谢岩接着朗声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伊始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此时名曰‘元旦’。”

实际上,这首诗乃百年后唐朝诗人张祜所作,谢岩不仅改了其中两个字,甚至连名字也换了,但意境并未降低,且极为应景,连向来颇为挑剔的上官仪等文臣,也无不颇为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