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流言(2 / 2)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3405 字 2021-11-06

赵贺胜,其祖父原为“卢国公”、“镇军大将军”程知节(即广为人知的程咬金)身边亲兵,深得信任,年迈退伍回家后,依然时不时地与程家保持联系,正是由于程家的缘故,赵贺胜从军一路顺风顺水,在年纪轻轻,并无战功的情况下,得以担任“羽林左卫”之“果毅都尉”,独自领军,镇守一方。而程知节与长孙无忌私交极好,所以,赵贺胜很清楚朝廷里面的真实情况,只是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军人,没必要搅和进去罢了。

然而,关于谢岩和陈硕真之间的“交易”详情,赵贺胜还真就不太清楚,当时,最前方的军队,不是“婺州军”就是刘愣子的部下,其他人隔得远,根本也没听清楚。

赵贺胜原本并不是太相信谢岩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可随着军中流传的说法发生变化,他忽然意识到,或许自己不相信的那个说法才可能是真实的,后面流传的说法,应该是为了掩饰真相。

那么,现在有个问题就摆在了赵贺胜眼前——到底需要不需要把这件事情捅出来。

赵贺胜心里很是矛盾,他承认谢岩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以总共不到一万人的兵力,击破数万叛军,且自身总伤亡不超过三成,而这三成当中,“婺州军”占比更大一些;同时,在政务、民生等方面,一样做的很是出色,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官员。携此次平叛之大胜,回“长安”后,加官进爵当在意料之中。

但可惜的是,朝中大佬们,视谢岩为异类,有心通过“睦州”平叛,将其拿下,或者,找出一个能够拿的出手、说的出口的理由,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谢岩同陈硕真最后的对话,无疑就是最好的理由。

究竟需不需要呢?赵贺胜整整纠结了两天时间,最后,他还是决定把事情说出来,不为别的,只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程家给的,而程家与长孙家的关系,决定了赵贺胜的选择。

想不想把事情捅出来是一回事,怎么把事情捅出来又是另一回事,赵贺胜还没有想清楚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大唐皇帝陛下的圣旨到了。

迎接圣旨当然是大事,丝毫怠慢不得,谢岩率全体官员一起出迎,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赵贺胜。

圣旨的内容不多,除了表彰谢岩夺回“睦州”之功外,也没其他什么,不过,圣旨当中,明确了一件事,即平叛事毕后,即刻返回“长安”,不得迁延。而这句话,才是谢岩最想听到的。

领旨谢恩之后,谢岩按惯例招待前来传旨的宦官,至于招待护卫宦官的禁兵任务,就落到了刘愣子等军官头上。

赵贺胜发现,此次前来的禁兵,全部出自“左屯卫”,而“卢国公”程知节,之前一直都是“左屯卫大将军”,因此,赵贺胜几经思考后,决定通过“左屯卫”的人,让自己见一面传旨的宦官,同时还准备了一封密信,打算交由“左屯卫”军官带回“长安”转呈“卢国公”。

应该说,赵贺胜的想法很周全,先通过宦官向皇帝告密,再通过密信通知,如此双管齐下,谢岩想要脱身,可谓十分不易。

然而,这世上有些事,它偏偏就是非常凑巧,这一次带队保护圣旨的校尉军官他姓“刘”,无巧不成书的是,他刚好是先“夔国公”刘弘基的族中人,而刘家和谢岩的关系,刘氏族人没有不知道的。

当赵贺胜提出请求面见传旨宦官时,这位刘校尉马上意识到事有蹊跷,于是第一时间采用的是“拖延”之策,先敷衍赵贺胜回去,然后径直去找谢岩。

很不巧,谢岩亲自去送崔义玄以及“婺州军”去了,没那么快回来;刘校尉接着又去找冯宝,却不曾想,他也不在。

“校尉如此着急必有急事?要不要派人去找?”接待刘校尉的人正是苏永兴,他看见刘校尉先从谢岩那里出来,而后才来到自己这里,可见其一定有急事,所以问了起来。

刘校尉想了想,道:“烦劳派人通知一下冯校尉,就说赵贺胜都尉欲见宫里传旨的张公公。”

苏永兴闻言那是心里“咯噔”一下,他来不及细想,先向刘校尉行礼道谢,再亲自送其离开。

回到房里以后,苏永兴关上门,一个人仔细地想着——那赵贺胜为何要求见传旨宦官?

仔仔细细地想了多种可能之后,苏永兴觉得,还是跟谢县男对陈硕真说的那番话有关。

知道了原因,余下就是怎么做了?按苏永兴的想法,最简单莫过于杀人灭口,然而那赵贺胜不是一般人,接近他都不容易,更不用说什么其它了。

“得找人帮忙才行。”苏永兴心里对自己说着,同时迈步走出房间,他想到了一个人,或许找他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