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老臣认为,我大明在各个方面已经全面落后外面的世界,要想中兴大明,我等需要放下姿态,全面学习西洋之术。而且,老臣建议,我大明放开管制,设立通商口岸,与西洋人进行商贸交易,互通有无。”徐光启躬身沉声道。
徐光启最后一句话,正趁朱由检心意,朱由检缓缓点头道:“学习西洋之术容易,然,开通两国商贸,朝堂之上必有人反对。爱卿有什么建议压下去?”
徐光启见天子同意他的建议,他心中一热,急忙道:“老臣愿意赴汤蹈火,主持这个事情。”
徐光启知晓朝堂助力必然很大,然,为了大明的未来,他愿意赌上一切。
朱由检看着一脸认真的徐光启,他脸色严肃下来了,”好!朕同意!命你为海关总督,与西洋诸国接触谈判。”
海关总督?
徐光启微微一怔,不过,他还是答应下来了。
接下来,朱由检与徐光启讨论了一些细节,把口岸定在天津府,允许来使进京。
时间缓缓流逝,一直到了午膳时候,朱由检这才摆驾回宫。
吃过午膳之后,朱由检接见了李邦华。
李邦华如今五十余岁,脸色偏白,容貌清瘦,留着长长的胡须,他参拜大礼之后,起身站在一边等待朱由检问话。
朱由检打量一番李邦华之后,他心中微微一叹。
李邦华是他朱由检上一世最为重用的一人,而李邦华也没有让他朱由检失望,整顿京营,整顿兵制,这才有了第一次京师保卫战的成功。
然,后来,大厦将倾,李邦华也没有挽救之力,最后死节殉国。
“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授命兮吾无愧吾。”
这是李邦华临死前的从容就义之言。
纵观李邦华的一生,虽然他表面是东林的核心人物,东林三君子之一邹元标的弟子,然,他忠实的执行他朱由检的命令,完全没有一丝敷衍推迟之意,故此,李邦华是儒家口中的忠臣,完全与东林党这些人能有可比性。
“爱卿路上可顺利?”良久,朱由检朝李邦华问道。
“陛下,还算平安。”李邦华认真道。
朱由检点点头,缓缓道:“你身为兵部右侍郎,上任之后,全力协助完成兵部各项事情,如今,天气减寒,九边将士所用的物资,一定清点清楚,不能让前线将士们冻伤。另外,粮饷军饷也要筹算一番,保证没有出漏。”
“臣领旨!”李邦华躬身道。
朱由检点点头,继续道:“特别是辽东的情况,兵部必须第一时间解决,不可推延,否则,误了大事,后果严重。”
“是!”李邦华正色道。
朱由检讲了几点,他发现没有可讲了,毕竟,现在兵部乱账,勉强维持着。
朱由检现在力求平稳局面,不想大动干戈。
因为,他亲卫营的力量还是很弱小,等亲卫营完全成长起来,朱由检在动兵部这个大山。
如今,只能找高明的裱糊匠缝缝补补罢了!
李邦华就是其中一人,当然,王在晋也不错,有两人在,朱由检相信,一定不会出大乱子。
至于卢象升,朱由检准备让他在亲卫营里面发展。
“好!去吧!见见内阁几名大臣。”朱由检摆手,示意李邦华可以退下了。
李邦华躬身施礼之后,缓缓后退出了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