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
赵德昭让楚平等在宫外,自己独自入了宫。
恰逢早朝刚退,百官退出宫门,皇帝在文德殿处理公务。
赵德昭请内官入殿通禀,不一会儿就得到了赵匡胤的召见。
赵匡胤此时正高坐龙椅,皱着眉翻过一本本奏章,形色不悦。
赵匡胤的长相是典型的河北人,面部扁平,脸圆,眼睛细长,眼皮较厚,鼻子低而直,乍一看显得忠厚朴实。
因为十年来的养尊处优,赵匡胤变得富态了许多,只是黝黑的面孔显示出他多年久经沙场的履历,浑浊却锋利的眼睛看起来不怒自威。
“德昭回来了?他不是自请去赵州历练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赵匡胤面上隐有怒色,近来诸事不利,朝堂上下对于对外的战事争吵不断,让他很是着恼。
主要的分歧表现在,接下来的征战方向到底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
按照赵匡胤自己的想法,自然是先灭北汉,顺势攻取燕云十六州,收复汉人失地,完成柴荣未继之志。
燕云十六州,那是赵匡胤做梦流着口水都想收回来的地方!
前几年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只可惜,那几次出征,皆是铩羽而归。
朝堂之上因此爆发了剧烈的争吵,有些人提出先北后南太过困难,不如先南后北,吞食南方较弱的几个国家以充国力。
赵匡胤自然不喜先南后北的声音,可对北的数次挫败又让他不得不重新正视现状。
如果对北能有一个良好的出兵理由,或许能压下这些讨厌的声音。
他让张允去赵州平棘县调查北汉细作的事情,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可没想到,张允事情没查出来,人死了!
更可恶的是,平棘县的几个县官不仅查不出真相,还把凶犯推诿到鬼神身上,简直无能!
这让他罕见地发了次大火,恨不得把平棘县的几个无能县官都剥了皮抽了筋。
前些时日,赵德昭主动请缨往赵州历练,赵匡胤欣然应允,让他在军方露脸是一方面,若能发现关于北汉细作的事情,就更好了。
可赵德昭这一去,一个月没到就回来了。
一个月都没到,他能做出什么事情?
赵匡胤长叹了一口气,心道:德昭这孩子性格温厚,待人至诚,就是骨子里不免有几分软弱,该不是在赵州吃了苦受了挫后,打了退堂鼓吧?
若他始终如此,恐怕难当大任……赵匡胤担忧地想到。
算了,先看看他这次回京有无收获吧,若是没有长进,再责罚不迟。
赵匡胤带着几分薄怒,吩咐内官去传赵德昭。
赵德昭并没有换下奔波后混合着汗液和血液发酸的一身行头,略微处理得整洁了些后,就随着内官去面见自己的亲爹。
进入文德殿,赵德昭躬身行礼,恭敬道:“父皇!”
赵匡胤漫不经心扫他一眼,发现赵德昭一副倦容,脸色更是难看,嘴唇有些发白。
待注意到赵德昭身上的血污后,赵匡胤犀利的眸子忽然一凝,他站起身来,奇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赵德昭咳嗽两声:“父皇,儿臣遇刺了。”
“什么?!”赵匡胤大怒,他呵斥着身旁的内官王继恩道,“都瞎了吗,愣着作甚!还不快给二皇子上座,快传太医。”
王继恩慌忙去传,没有半分迟疑,近日赵匡胤脾气不太好,他可不敢捋虎须。
“都是小伤,不必劳烦太医。”赵德昭急忙说道。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赵匡胤是武夫出身,瞧得出来赵德昭并无大碍。
经过最初的关心则乱后,赵匡胤冷静了下来,止住了王继恩,只让他搬来椅子。
赵德昭坐下,将准备好的措辞说出:“父皇,这件事源于张允在赵州平棘县遇刺……”
赵匡胤一怔:“你遇刺和张允有关?和北汉细作有关?”
赵德昭点了点头。
赵匡胤眸子闪过精光,难道德昭不是打了退堂鼓,而是在赵州有什么收获才回的京?
“你查到张允是谁杀的了?”赵匡胤呼吸急促地问道。
“没错。”赵德昭缓缓将自己了解到的鬼状元一案的细节纷纷说了出来,包括李易破案的经过,他也全须全尾地讲了。
赵匡胤听闻全部故事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赵钧作案如此隐秘,那个李易还能破解此案,可称得上‘奇才’二字。”
赵德昭点了点头:“此人被赵州人称为‘赵州第一聪明人’,确实是有几分本事的。”
“是吗?”赵匡胤不置可否,李易怎么聪明他并不在意,不过到底是一个白丁罢了,无关紧要。
“可惜的是,赵钧被抓当晚就逃了,是儿臣办事不利!”赵德昭痛惜地说道。
赵匡胤却双掌一合,大笑道:“逃的好!逃的好!他若不逃,朕反倒困扰!”
赵德昭一愣,不知道父亲什么意思。
赵匡胤思索起赵钧犯案的背后,心中不禁狂喜。
一个在宋国境内埋伏了十数年的北汉细作,在宋国杀害了朝廷命官后逃回,这岂不是向北汉发难的最佳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