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医药论(1 / 2)

江馨和折光医药的高层们在亲切交流着。

陈良则和柳蔓逛到了扩建的实验楼工地前。

“听说你为了扩建这栋楼,就花了五百万?”

老板砸多少钱,其实和做员工的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柳蔓是一个比较有责任感的人。

因为她认为陈良所谓的伟大愿景只是白日做梦,所以觉得改造实验楼也只是浪费。

“这笔投资是值得的,将来会为我创造丰厚的回报。”

陈良看着脏乱的工地,眼神像是看待一座丰碑。

柳蔓笑了。

这家伙,还真是入戏太深。

“你不会跟那位江总,也是这么说的吧?说你要攻克绝症?”

陈良扭头看了她一眼。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不如我们来研究下,药品研发出来后,应该定价多少为好。”

柳蔓笑容越发扩大,道:“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注射液都要70万一针,治疗绝症的药,少说也要700万吧?”

陈良神色认真,貌似听不出柳蔓的调侃之意,思忖道:“会不会太贵了?”

关于药物定价,他确实是一窍不通。

“贵?”

柳蔓道:“几毫升的药品加上水,一般人肯定觉得贵,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凭什么能卖这么贵。”

“复制不难,难得是创造。药物分子不难,知道为什么是这个药物分子才难。就好比开发一个操作系统,耗资几百个亿,都不一定能够开发成功,而同样的代码你拷贝一份,盗版碟只卖五块钱,他还有的赚,就是因为一个是创造,一个是复制。”

“创造,就得从它的成本说起。”

就像是给不懂行的陈良科普般,柳蔓一本正经的道。

“开发一款新药,平均时间是13.5年,这还仅仅只是研发的投入,假如把资本因素考虑进去,成本高达17.78亿美元,这是有机构专门进行研究统计出来的结论。”

“更残酷的是,你辛辛苦苦花钱花精力,也不一定能够研发成功。从选中靶点到先导化合物筛选,再到临床优化前的123期,再到最终申请上市,从最初的立项再到推向市场,十几年时间,你知道成功率是多少吗?”

陈良自然无法回答。

“4%。”

“只有4%的成功率。”

柳蔓这个时候浑身都洋溢着博士高知识分子的风范,站在工地前,侃侃而谈。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研发夭折,比如SARS疫苗,就是临床3期遭遇了难题,至今都没研发出来,而这些失败的费用,都是由医药公司承担。所以你还会觉得70万一支药贵吗?”

不得不承认,博士就是博士,讲解直插要害,一针见血,令他对医药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陈良摇头,叹了口气。

“这可不像一位医生说的话。”

“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柳蔓道:“虽然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但药的本质,还是商品。是商品,就得遵从市场规律。我不是药神里有句台词说的很对,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我们没有理由去一味的指责药厂,因为药价的高昂从来不是药厂决定的,而是市场。”

“一台光刻机几个亿,一条生产线几十个亿,可为什么一台手机只需要几千块钱?因为几十亿消费者平摊了研发费用和固定成本,而罕见病的患者群极为有限,SMA,ALS,这些病的患者全国只有几十万,消费群有限,分担下去的金额必然高昂。”

“这也就是说,假如我研究出了治疗绝症的神药,我定价多少,都是理所应当?”

陈良接话道。

闻言,柳蔓语气一顿,有些无语。

她啰里啰嗦的说了这么多,可好像是在对牛弹琴,这家伙压根没有领会重点。

她哪里是为了给医药公司站台,只是借机表示研发药品的艰难不易,让这家伙知难而退而已。

可结果倒好。

这家伙完全会错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