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董虎在土地态度上的“软化”(2 / 2)

只要董虎将钱庄的宗旨确立下来,每一代钱庄大管事能够遵循他制定的宗旨、战略,钱庄就能不断“兼并”田地,也就逐渐从源头控制住了百姓因太过贫穷而造反的事情,帝国财政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董虎已经拿下了七州之地,手中掌握了无数田地,能够凭借着掌握的田地供养兵卒,他也就有了可以不用暴力手段抢夺冀州本土家族的田地,可即便如此,袁绍、公孙瓒以及他们手下将领们霸占的田地也一定是个天文数字,他们是一地诸侯,需要拥有相当数量的田地来供养三十万兵卒,有这些田地做底,他也就答应了前来的各家族的利益,但他也明确了“佃租不得超过五成、以及不得在战争期间趁机侵吞其他田地”的硬性条件。

各大家族鬼着呢,若不提前把话语说了个清楚,他敢十足肯定,这些家族一定会在交战期间侵吞无数田地,也会用各种手段来突破“五成佃租”的限制,而这都不是他所允许的!

对于各家族的利益保障,他是不屑一顾的,他可以不动那些家族的利益,难道别人就不会吗?军中退役转职了无数兵卒,他们到了地方做官,会真的老老实实?

天下大乱,死了无数人,各州郡境内要么是大量田地荒芜成了无主田地,要么就是各家族的田地,普通百姓基本上都成了真正的无产者,可无主田地全都被董虎划拉进了口袋中,剩下的也只有富户大族手里有田地,新任的官吏不敢碰触董虎手里的田地,但却敢想方设法从富户大族手里抢夺,至于双方争斗的胜负……董虎是不会管这些的,无论胜负,富户大族都会因此而受到一些损伤,毕竟新任官吏都是光脚的。

有些算计只能藏身在阴暗角落里,并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但不管怎么说,依照董虎手里掌握的田地和资源,他确实不需要继续再动用暴力强行剥夺名门望族的田地,但他相信,只要支持寒门士子上位,名门望族都会逐渐衰落。

董虎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允许他人控制影响天下稳定的土地,他允许他人通过商贸发财致富,允许他人远走海外开拓另一片天地,但却不允许他人控制百姓活命的田地!

他的“软化”态度让前来的老人们极为满意,但他们极为急切,唯恐错失了一个“淮南刺史”大吏,当他们离开临时帅府后,第一时间里就派人返回邺城,唯恐田丰再次拒绝,田老随后也坐着马车离开了昌邑城。

董虎不知道田丰最终是否答应,但他也无所谓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些事情强求不来,而且“背叛”的名声确实不怎么好听,田丰爱惜些羽毛也在理,至于许攸……许攸是不怎么在乎这些,可他却被袁绍派去了北皮城,一时间没法子脱身。

无法脱身也好,不愿意背负叛徒名声也罢,董虎暂时都已经无所谓了,只是让陈宫充当外交人员,专门与冀州本土家族进行交涉,而他则需要处理更多军政事务。

政务上没有太大的事情,主要是雒阳送过来的一些审批文件,需要他签字、盖大印,小二子就成了他的小帮手,主要工作就是盖大印,而董虎则不断的签字,除了少数文件他会仔细斟酌外,大多他连看一眼都无就签下了名字。

为了给后世子孙做个榜样,董虎很少干涉政务上的事情,在雁门郡时便是如此,都是姚山、姚勇、杨义、董三、董四等老将处理具体事务,而他的主要工作大多都与军事有关,一路走到现在,他同样还是这样的态度,向内阁下放更多的权力。

新募兵卒的事情很顺利,重新入伍的都是在开封之战时的俘虏,他们在雒阳屯田时就进行过军事训练,在回到家乡后,只需要官府上门重新征召,然后在各“战区”将领统一安排下进行相应的磨合性的训练,有半年时间的缓冲、磨合期,兵卒的事情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一边与儿子签字、盖大印,另一边则带着数千亲随视察各处训练大营,日子既轻松又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