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多妖,何为妖?所言所行异于世便是妖,而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较为激进的少壮派,更为渴望成功的少壮派。
董虎知道阎象、杨弘都是袁术手下顶级谋士,同时也是比较传统的谋士,否则的话,他们是不可能选择袁术的,也正因他们的这些特性,董虎内心里是排斥由他们来教导亲儿子,可话又说回来,少傅、太傅不同于太师、太保。
太师教授的是如何统御天下的本事,太傅教授的是礼仪道德伦理,太保教授的主要是军事上的东西,三者虽都是皇帝的老师,偏重的方向是不同的,而无论如何选择教授礼仪道德伦理方面的先生,都不可避免的是极为传统的先生,因为礼仪道德伦理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传统的东西。
在面对阎象时候,董虎犹豫了再犹豫,最后还是认可了此事。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只是他没想到淮南军自己内部出了问题,原计划也只能再次变动,但总体上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对江南持续施压的依然是淮南军一系,只不过由袁胤变成了刘勋、雷薄、陈兰等人,当然了,除了庐江郡境内的他们外,还有即将霸占九江郡的凉州军也会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至于袁胤会不会低头投降……他反而对此事不怎么担忧。
袁胤不是孙策、刘备,更不是逃入吴郡的曹操,董虎即便再如何自大,也不会认为能够称霸《三国》诸侯们会轻易低头,可在袁术死后,袁胤、袁叙以及其他的袁氏子孙就向南逃亡吴郡,准备向已经反叛袁家的孙策投降。
若曹操点头,残存的袁家子嗣肯定会毫不犹豫低头投降,然而曹操能放过任何人,却不可能放过称帝的袁家,所以他只能向孙策投降,期望孙策能看在往日的份上收留他们,只不过半道被庐江郡太守刘勋截获,袁家和他们的臣子大多都死在了刘勋手里,对于《三国》发生的这件事情,董虎心下是有怀疑的,很怀疑此事是不是孙策让人找到刘勋,让刘勋去做的这件事情。
他很怀疑此事,怀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孙家父子都曾是袁术的手下,甭管袁术是不是称帝了,或是孙策趁机造反,这些暂且不论,毕竟袁术已然身死,袁家子嗣若是前往吴郡,孙策会杀了袁家子孙吗?若袁胤、袁叙、张勋、陆勉等人认为孙策会杀了他们,他们又为何前往吴郡送死?答案肯定是因为孙策不能轻易杀了他们,然而孙家曾是袁家的臣子,一旦袁家跑到吴郡,四世三公的袁家会对吴郡产生多大的影响?吴郡本土家族会不会全跑到袁家身边?
其二,孙策有说服刘勋的正当理由,盖因袁术造反称帝,造的是刘家的反,把袁家残存的子孙杀了,不仅可以替孙策解除了隐患,算是卖给了孙策一个人情,同时也是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态度,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刘勋也算是袁术的手下,而且还姓刘,他若不趁机动手,是不是说他姓刘的宗室支持袁术称帝,推翻姓刘的天下?如果真的是这样,周边的宗帅、诸侯们就有理由出兵攻打庐江郡。
其三,刘勋丢失庐江郡之前,孙策曾拿了些钱粮给他,要他帮忙,可他的子侄刘晔就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孙策的阴谋诡计,可刘晔偏偏还就为了财货而出兵了,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正如刘晔所说,孙策果然捅了他的屁股……这件事情上本身就有疑点,刘勋真的会看不到自己跑出老巢的危险吗?应该不会看不到,之所以他敢跑出去,很可能是他坚信孙策不会出兵,可这样的信心又从何而来?
《三国》是阴谋诡计丛生的时代,因董虎的出现,一些原有的轨迹被全部打乱了,他也无法得知是不是因为孙策耍了手段才致使的袁家消亡,但不管怎么说,袁术死后,袁胤、袁叙、张勋、陆勉等人是准备投奔孙策,准备向孙策投降的,既然有这样的“真实”事情发生,如今的汝南袁家陷入绝境后,向释放了善意的董虎投降也就没什么可意外的。
事实上就是如此,陆勉、阎象回到城内后把前前后后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包括袁家在内的文武“大臣”们全都乱了套,全脸红脖子粗争吵了起来。
正如董虎所说,寿春已经彻底完了,哪怕凉州军没有攻打,仅仅只是一再遭受打压的纪灵反叛,或是庐江郡太守刘勋与叛将雷薄、陈兰反攻寿春,城内所有人都得死!
双方争吵了半日未能争吵出一个结果,是夜,也不知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城内突然杀声四起,无数乱兵杀向袁家府邸,袁胤大乱仅带着数百人逃出城门,竟然向着董虎南下历阳的方向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