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过年与后世差不多,只是有些东西又不大一样,但蕴意都是一样的,祭祖希望祖宗能够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祭天希望来年能风调雨顺,爆竹(烧竹子)驱赶年兽,打扫卫生、发压胜钱、一家人吃顿好的、挂上桃符当做门神……
这些年里,董虎很少与家人一起过年,好不容易能聚在一起,他也是给孩儿们一人一个大红包,不仅是自家孩儿,南北宫的娃娃们、邙山两座学院的半大小子全都发了十枚铜钱。
他把弟弟妹妹们都叫到一起,有一些不在雒阳,但他们的家眷在,他也把人叫了过来,如此一来人就多了去,足足有一两千人!
一两千人,家中没有这么大的厅堂,怎么办?
董虎一拍大腿,干脆就把家庭宴会放在北宫德阳殿,那里地方够大,他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偏生还没有人阻止,好像巴不得他这么做似的。
在外面的兄弟有不少,董虎从未要求过谁将家眷留在雒阳做人质什么的,若哪个家伙真的想要造反,又哪里会真的在乎一家老小死不死,对于他来说,扣押人质顶多能控制意志不坚定的人,而这样的人往往会多方面考虑利弊,遇到艰难时会妥协,这样的人就算造反也难以成事。
意志不坚定的人造反,十之八九不能成功,而意志坚定的人又不会在意家人死不死,扣押人质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造反的原因有无数种,真正对一个帝国有危险的,不是因为一些人因为利益得不到满足而造反,而是帝国自身的衰落!
如同草原上的狮王,年轻有力时,狮群内任何雄狮都不敢反抗,可若狮王年老了,没了力量,就会有年轻的雄狮挑战狮王的威严,或许一开始时只是一头年轻雄狮,可若年老狮王露出了颓势,就有可能遭到一群雄狮的围攻,这是宿命,无法更改的宿命,对于一个帝国也是如此,帝国一旦弊病丛生,一旦镇压不住整个天下,就一定会有反叛者出现,与扣不扣押人质没有太大关系。
但各地的兄弟好像都懂规矩似的,年长一些的孩子都会送到雒阳,以董小乙的说法……
“除了大兄,天下没人能教导咱的孩儿!”
在外面征战的兄弟会把年长一些的孩儿送到雒阳,张辽、徐晃、典韦、武安国、许褚……他们也会将孩儿留在雒阳,董虎自然也不会小气,将他们的孩儿也视如己出,只是他整日南征北战的,很少有时间留在雒阳,只能让他们的孩儿与自家孩儿在一起,由一些名士教导。
青兖豫徐都有一些名士,陈留、颍川、汝南、南阳都有一些顶级书院,而这些地方都在董虎的控制范围内,就算大多数儒生名士厌恶他,可也还有一些人是愿意投资凉州军的。
“书院”里藏着的肯定是诸子百家圣人典籍,以“书院”为名,隐意就是要传承圣人的典籍的意思,是圣人的门徒,“书院”就显得比“学院”高雅、高贵。
但他还是按照后世人的做法,就是以“学院”为名,下面则是中学、小学、蒙学,他这么做不是因为想要异类,事实上有不少人与他说“书院”更气派,他之所以“学”为头,就是因为“学以致用”四字,希望娃娃们不要做个书呆子,圣人典籍中也不都是对的,希望娃娃们在“学”的基础上能够真正使用它,超越它。
天下书院众多,学子无数,可九成人都只是夸夸其谈,即便是太学院也是如此。
早期的太学院只学习、研究《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每一经设立一个博士,但到了王莽时期,在五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所以太学院内有五经十四博士。
但在董虎看来,太学生学的还是过去,是让将要进入官场的学子遵守先贤的礼法,依照先贤的做法做事。
他不反对以史为鉴,但在熟知过去的基础上要更进一步,突破过去,创造未来。
董虎不太重视太学院,所以才将太学院扔给了内阁,他在意的是邙山两大学院,就是因为太学院再如何跟着五经十四博士学习,在学问上也很难有所突破,但邙山两大学院的前途是可以预见的,只要方向对了,只要坚持走下去,未来的成就也一定会超过太学。
董赤、董厚、董重、董小乙、董罴……张辽、徐晃、典韦、许褚……
从现在开始,只要董虎不死,他们就是注定的功勋贵族,而他又想整一个“皇族联合会”的存在,他们的子孙未来十之八九都会成为其中一员,所接受的教育就不能是寻常教育,而应该是“皇族式”教育,不过现在还都是一群屁大娃娃,大一些的年纪与董虎的长子董宁年纪差不多,还无法理解更深的东西。
但不管怎么说,董虎对自己培养的大家族还是比较重视的,并不想疏忽了哪一个,也把所有人都聚在一起,一起吃一顿大年饭,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在雒阳皇宫内过夜……
几百个弟弟妹妹闹腾了一夜,董虎也毫无意外的直至午时才从床上爬起,而今日也没有哪个孩子跑过来砸门。
与他往日冬日里所穿衣物差不多,短袖短裤式裘衣,小臂与小腿则是单独的分片裘皮绑裹的,如此就不易因为连体而让他手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