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体,帝国在,皇族就能够享受到帝国所给予的利益,帝国不在了,皇族也就没了。
正因这个原因,皇族再如何混账,也不愿意看到帝国坍塌,而一个帝国的稳定,决定权不在世家大族身上,而是在人数更多的百姓身上,维护百姓的利益也就是在维护皇族的利益,从这个方面来说,只要严格限制皇族联合会成员进入官僚机构,不参与任何政策的制定,他们应该可以相对公正的评估内阁制定的政策。
当然了,皇族联合会的成员也是大家族的一员,他们也会为了家族利益而丧失了公正性,而这就需要一些制度、规矩约束,同时也要进行一些皇族教育,对他们的资格进行严格评定。
董虎无法保证后世子孙会如何,但一些规矩、律条都应该制定,民为重的思想也应该留给子孙。
最高法院、议院之外,皇族联合会很可能还会向着诸侯国联盟会的方向发展,道理很简单,远洋舰队一旦打造了出来,开拓海洋就会成为董虎的目标,帝国也一定会为他的弟弟妹妹们在海外建立一个个诸侯国,而皇族联合会就是海外诸侯国联盟会的最高议会……
有些事情还是未来的事情,想要达到目的可能需要一百年、两百年的时间,但这是一种趋势,是他为后世子孙布下的千年大局。
董虎还没有登基,“皇族联合会”也还是纸面上的事情,但他的意志不会改变,至于皇族联合会发展成几个组织,又会扩大增加哪一些人,诸如审理内阁政策的议会是不是增加一些在野百姓,诸侯国联盟会是不是增加一些非中原王朝的王国……那只能是后世子孙需要考虑的事情。
董虎没有察觉到阎忠的担忧,他很少干涉内阁六部的事情,就算他的权力很大,能够任命太守、刺史什么的,他也很少直接任命,而是任命一些“总管”来代替州牧。
他的内心里是不乐意“州牧”的存在,而“总管”是皇帝刘宏活着时,他没有从朝廷手里得到治理一地的授权,于是就整了“总管”这样的非正式官职,与佣兵营建立之初时是一样的。
当年他屁个官职也无,根本没有组建军队的权利,于是就以“佣兵营”自居,而且军中的官职也与朝廷军队中的“队率、屯长、曲侯、司马、校尉”不同,而是“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营将、营主”称呼。
势力范围狭小时,董部义从不需要设立“总管”一职,可在拿下了漠南漠北草原后,需要一个大将镇守一方,他就必须考虑该整个什么样的名称,而且朝廷又没给他正式的名分,同时他还要考虑朝廷的反感态度问题,所以才整出了“总管”一职来。
总管是董虎自己整出的非官方官职,也就是说青州总管董晟、兖州总管徐荣、豫州总管张辽、徐州总管董小乙、渤海郡总管孙牛都是非官方性质的官职,日后肯定是要去掉头上“总管”的帽子,之所以加了“总管”一职,主要还是因为“青兖豫徐”处于敌前,需要民政配合军方,主将也需要更多临时决断权利。
当然了,担任总管之外,有些人也同时担任地方大吏,有些则没有,诸如在董虎跑到广陵郡前,曾任命张辽为豫州总管,但在袁绍、公孙瓒突袭黑山军后,张辽就被调去了渤海郡,辅助孙牛对幽冀联军的骚扰和牵制。
头上戴着“总管”一职的将领,都是董虎自己任命的,而他们身上增加的“太守、刺史”一职则是内阁任命的,这些事情他都很少掺和,至于低级官吏则不在考虑中,内阁六部也拿不出动辄数千、过万个低级官吏人选。
董虎知道榜样和规矩的重要性,他若遵守规矩,下面的人也就不会肆意妄为。
他不知道阎忠心下的担忧,从未在这方面考虑过,可他的话语也彻底让阎忠安心了下来,可当阎忠回返雒阳城后,又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主要还是因为“帝都、运河”的事情,可董虎将话语已经说了个清楚,而且内阁六部大佬们商议了后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反对。
董虎是想让蓟县做未来的帝都,但他没说立即迁都,关键是……所有人都知道幽州是个穷地方,哪有中原之心的雒阳这么好?
风波一起,第二日董虎带着妻儿刚进入杂学院,不仅有董重、董厚、九儿等年轻一辈前来,就是一些临洮老人们也跑了过来,反正就是担忧幽州穷,设立北都没有问题,让一个“公子”留守蓟县也一样压得住草原什么的……
双方又进行了一通交流,最后还是董虎胜出,一群老人全都唉声叹气,心疼着又不知要花费多少钱财。
且不提几年来来回“迁都”了好几次,但雒阳、长安都是现成的帝都,不用花费多少钱财,可蓟县就不一样了,一旦迁都那就是重新修建一个帝都,自个赊欠无数钱财还没收回呢,如今又要花钱,而且还是吓人的“两千五百万万钱”巨资,老人们就有些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