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卓一系将领中,李傕郭汜的地位并不是太过靠前,在他们上面还有董旻、牛辅、徐荣、胡轸、樊稠……甚至还不如董越,但在《三国》董卓死后,在潼关以东的牛辅、董越死后,李傕郭汜便以“为董卓报仇”为由,自雒阳一路向西收拢兵马,进入潼关时,两人已经掌握了十万兵马,地位也超过了潼关之内的徐荣、胡轸、樊稠、段煨,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李傕郭汜借助董卓的名义而获得了巨大威望。
同理,吕布若杀了袁术,纪灵、张勋等人同样可以打着“为袁术报仇”名义而收拢军心,并以此获得巨大威望。
战争不是单打独斗,吕布就算是天下第一,他也一样会如同丧家之犬一败再败,
吕布如同丧家之犬逃入毫无根基的广陵郡,在袁术的支持下他才能把刘备挤走,才能在广陵郡站住脚,可若他转头就杀了袁术,无论是什么原因,各路诸侯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广陵郡本土家族还会支持他吗?
……
董虎拿起信件又看了一遍,再次看向一众将领,眉头微皱……
“表面上看,吕布与孙坚、公孙瓒是一类人,同样的冲动莽撞,事实却不是!”
“叔父进入雒阳之时,吕布毫不犹豫杀了丁原,他真的鲁莽冲动、无情无义吗?”
“未必。”
董虎皱眉道:“丁原是没有办法与叔父对抗的,若吕布一心跟着丁原与叔父对抗,一旦美阳数万汉兵进入雒阳,丁原若是识趣就应该立即逃离雒阳,否则他和吕布必死!”
“当日的雒阳政治态势不明,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叔父寻到辩弟和刘协时,太傅袁隗已经低头妥协了,袁家妥协了,认可了叔父的地位,若是依照汉朝以往的历史,无论是叔父独揽朝政,还是与袁隗共同执掌朝政,只要叔父揪住丁原纵火焚烧渡口,丁原也必死无疑!”
“政治争斗极为残酷,外军有大将军何进的授意,外军可以用“戍守”名义进入雒阳,但丁原充匪焚烧渡口,那就是事实造反!”
“无论袁隗如何辩解,都没有办法避开‘造反’这个问题,他若支持此事,那就是在支持将领以兵相挟朝廷,这是任何皇帝和真正忠臣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叔父若要杀丁原,绝对无人敢在此事上多言一句,丁原也必死无疑!”
“那么问题来了,吕布若一心跟随丁原,跟随一个注定的政治牺牲品,他吕布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各种史书都把董卓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相反的则是大大抬高了丁原的地位,但根据丁原的所作所为,他才是真正突破规矩的那个人!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各个王朝为了各自统治稳定性,也必然会把董卓钉在耻辱柱上,当然了,在某些事情上,董卓也确实配得上“耻辱”两字。
丁原是注定的牺牲品,即便袁隗在政治争斗中胜出,日后也一定会清除掉丁原,哪怕丁原是一条忠心耿耿的猎狗,也一定会被清除掉,因为他的行为就是在鼓励将领动用兵马“清君侧”行为,这是任何君王和权臣都无法忍受的事情。
“吕布杀丁原,毁了自己的人品,但对于他自身却是最为有利,是不利中最好的选择。”
“投靠王允,杀了叔父,对于他来说也不算是最坏的事情,只是里面的因果、利益纠缠太多,咱就不在多说,你们自己思量。”
“所以呢,咱不认为吕布是头脑简单且冲动易怒的孙坚、公孙瓒,但吕布绝对是自私自利之人,他的所作所为全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董虎看向所有人,正色道:“袁绍身边的田丰、许攸,袁术身边的杨弘、阎象,曹操身边的郭嘉……以及转投朝廷的荀彧,吕布身边的陈宫,他们都是当世顶级谋士,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年轻王佐才俊,诸如河内司马家族的司马懿,琅邪郡诸葛家族的诸葛亮、诸葛瑾,庐江郡周家的周瑜,九江郡鲁家鲁肃,还有跑去了荆州求学的颍川郡人徐庶……当年咱在颍川时的小从事庞统,他们都是顶级谋士,都有王佐之才……”
说到此处,董虎眉头微皱了下。
“他们都是王佐之才,都是当世顶级谋士,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顶级谋士,但他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你们遇到他们时,都要谨慎小心一些,但若捉住那个司马懿,不要有任何犹豫,宰了他!河内司马一族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众人心下一惊,不知道董虎因何这么怨恨司马一族,但却无人敢询问根由,只是暗暗记下此事……
“他们是顶级谋士,遇到他们都要谨慎,莫要因为他们年轻而轻视之,但也不要产生自愧不如畏惧情绪,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思必有一得,一日三省才能更进一层楼。”
众将齐齐起身,就算许褚也起身抱拳。
“诺!”
董虎默默点头……
“陈宫是顶级谋士,这点绝对不会有错,吕布是自私自利之人,只要陈宫告诉吕布,杀袁术会有怎样的坏处,告诉他不杀袁术又会有怎样的好处,想来吕布会听从陈宫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