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回返昌邑……(2 / 2)

自九月时,董虎就得知了这些屁事,但他并不想太过插手,有些麻烦看似麻烦,但也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与朝廷,与各路诸侯竞争法治建设,所以他并不准备插手,任由事情越弄越大。

兖州水运网发达,几乎每一个郡国都可以用河流连接起来,救济粮发放也极为顺利,很短时间内就稳住了局势,入冬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百姓也就整日叨咕起昌邑内公开审理的事情来。

百姓积极参与讨论,董虎认为这是件好事,可若有人胡乱散播谣言,那就不同了,本来还只是一些家族联合犯罪事情,这些审理还没有结束呢,锦衣卫又开始满世界抓捕散播谣言的人,也更加招惹了刘妍的不满……

事情越闹越大,而且河北“三分天下”局面已成,董虎也就带着数千骑开始回返。

自济南国、济北国、东平国一路返回山阳郡,沿途没有急行军,而是走走停停,看一看这几个月里徐荣治理的兖州情况,顺便寻来当地锦衣卫百户、千户,该嘉奖的嘉奖,该训斥的训斥,之后又坐在县衙内,当着百姓的面对造谣生事的家伙进行判决,由当地锦衣卫监督看管,打扫大街上积雪,帮助百姓修葺破旧房屋,在街道边修建公共厕所,挨家挨户宣传卫生的重要性……

恶意造谣的,一律罚役三个月,没人敢在董虎面前喊冤叫屈,只能老老实实服役三个月。

谣言口口相传,想要真正捋清脉络,想要在短时间内查到源头极为困难,也肯定有一些人是被冤屈了的,但他的惩罚也较轻,只要保证不会冻死饿死,只要惩罚在开春时结束,不影响春种就行,而且也可以在百姓之中建立起官府的威望。

官府张贴通告,百姓情愿相信谣言也不愿意相信官府,这说明官府的威望不够,除了加大宣传,进一步掌握话语权外,适当的打击行为也必不可少。

青州、兖州……包括一开始的凉州、并州、司隶校尉部等等,官吏大多都出自军中长使和幼军培养的年轻官吏,一开始时经验不足,或者太过生硬,很容易将百姓当成军队管理,以至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会慢慢转好。

这个时代的人丁较少,一个上县的人丁也就五万左右,中县人丁两三万,下县仅有三两千人,这是一个县的人丁,不是指县城内常驻人口,治理一县民政的县令与后世的村长差不多,治理难度并不是很大,若一年后考核真的不及格,只要不是触犯了“贪墨、草菅人命”两条,往往都会被送到董虎身边,重新在长使(参谋)团或幼军中学习、历练。

董虎身边常年带着三千重甲骑、幼军,两支亲随军中又分为“军、政”两个体系,事实上董部义从任何一个营都有“军、政”两个体系,唯一不同的是,董虎身边的长使较多,是他专门培养军中长使和管理百姓的官吏。

随着地盘扩大,军队的增多,督管军规军纪、后勤辎重、战略战术谋划的专业参谋性质的长使也会增多,也需要更多官吏治理地方。

跟在他身边,培养官吏的严谨、纪律、朴素、为民为国大义思想都有极大的帮助,也能通过培养的长使、官吏控制住军队和地方不乱。

从济南国南下,每到一个郡国,他都要走上一圈,了解一下情况,赵云、典韦、许褚与董白一样,成了他身边的长使,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扔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商议着处理,结果……结果小董白成了三个大汉的上官。

小董白刚刚十四岁,再过一年就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可她还是个女娃不是?

但是!

董白在军政体系中的时间,比典韦、许褚、赵云从军的时间还长!

尚在河湟谷地内时,她的父亲董瑁是总管,需要常年待在老鸦峡西面出入口防御韩遂偷袭,董白就常年待在大丫身边治理民事,董瑁带着妻儿离开河湟谷地后,董瑁就把董白送到了董虎身边,至此之后,她就一直待在董虎、董大丫身边做小从事,尽管她没有亲手做过什么事情,可也算是见多识广,别看典韦、许褚、赵云都超过了三十岁,在见识方面,还真不一定有她多!

从济南国回到昌邑县,董虎足足用了三四个月,直至谷子春种时节,他才来到城下,也见到刘妍、刘辩姐弟。

刘辩还好一些,很是规规矩矩上前说了句“大兄”话语,刘妍却噘着嘴,很是生气不满的样子,见她如此,董虎就是一阵头疼,嘴里便是不满嘟囔。

“小嘴噘起的能拴一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