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战争的拐点(2 / 2)

听了淳于琼话语后,厅堂内的气氛就变得异常压抑。

“孔某觉得,就算那孙牛一万兵马很强,我军也是三倍之数,若是聚起所有精锐,足以与他厮杀,就算不胜……也当打个平手。”

孔融的开口打破了沉闷,曹操却苦笑叹息。

“正如孔兄所说,我军精锐尽出,就算不胜也当与贼杀了个难解难分,可操心下担忧,担忧那董虎的目的正是我军精锐。”

“我军精锐若失,又如何与他争斗厮杀?”

孙坚皱眉道:“我军兵马尽出,就算担忧也当是那董虎吧?他难道还敢倾巢尽出与十五万大军拼杀?”

袁绍、曹操顿时头疼起来,彼此之间又回到了两日来的争执上面,各路大军需要一次振奋军心的胜利,既想全力一战,又担心董虎耍诈用优势兵力围歼他们的主力,诸如三千丹阳兵、五千骑以及各家族的敢战家丁家将,除了这些外,还有统兵将领的问题,袁绍、曹操不可能把所有家底交给孙坚的。

又回到争吵的原点,可战书都已经送过去了,想要不打也不成,商议了半日,最后还是回到半日前,除了一些兵马看守大营外,十万兵马全部出动,为孙坚、颜良、文丑、于禁、曹仁、夏侯惇、夏侯渊……一大波将领压阵。

为了针对凉并铁骑,袁绍、曹操也是够拼了,不仅出动了十万大军,更是调集能够调动的一切车辆,用以抵挡骑兵的冲锋。

袁绍、曹操确实下了血本,可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又哪里是这么容易的?营寨需要留有兵马小心防备,避免前面正在厮杀,后面屁股却被董虎捅了。

双方的营地相距很近,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回援,可董虎拥有更多骑兵,机动能力更强,更易来回奔袭各处,彻底打乱各路诸侯之间的配合,趁着混乱之时逐个击破。

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事情,除了五万大军坚守各个营寨,还有十万大军“前后左右”排兵布阵的问题……

各路诸侯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董虎和兄弟们同样要制定一些作战计划,唯一不同的是,董部义从是一言堂,统兵将领有战时所有权利,董虎对各军营主拥有绝对的指挥权,营主对手下各营将同样拥有绝对指挥权,在战争期间,上一级都拥有对下一级绝对的指挥权,可以有不同意见,但必须遵从上一级将领的指挥,否则就会被踢出局。

董虎对各军的安排主要是各军之间的配合问题,是各军应对敌军异动作出的计划,主要是大方面的作战计划,而各军营主则需要具体实施,尤其是孙牛的破军营,不仅要安排步兵的正面中军、左翼、右翼主将,还要安排骚扰性质的游骑轻骑、重甲骑、弓弩兵主将,相互之间的配合战术,在什么情况下实施中军突破锥形战术,什么情形下实施斜线以及衍生出来的砧锤战术……

战场上情况百出,万人厮杀的正面横切面能排出两三里,宽阔的横切面,混乱的战场,不仅不易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更为麻烦的是己方将领的相互配合,是号令的有效传达,这些问题都要在战前仔细敲定清楚。

董虎给予了袁绍、曹操、孙坚足够的尊重,不仅对各军大方面进行布置,还亲自参与了孙牛的破军营具体战术实施的军议,但他没有干涉孙牛的各项事情具体安排,真正在战场上厮杀的是孙牛,只有自己制定的计划才能行云流水的指挥,他人插手反而会造成混乱。

一级一级的安排战术,从营主、各营将、各大队长、中队长,再到最底层的什长、伍长的动员、鼓劲……

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但董虎还是认为各路诸侯的准备并不充分,看起来双方最为重要的一次大战只是“三万与一万”的对决,事实上却是双方十数万的对决,牵一发而动全身,双方都要考虑彼此偷袭的情况,都要应对全面决战的意外。

董虎的核心兵马只有四五万精锐,而且骑兵占据半数,机动性更强,即便战场出现了意外,他可以选择立即退出战场保存实力,但袁绍、曹操不能,十万大军一旦出现了动摇、崩溃,步兵想要安安全全逃离战场是极为困难的,两人在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

后世任何一场十万人的大战,无不是商议了又商议,无不是用上一两个月甚至更久时间来准备各项工作,可现在才多久?仅三两日就能够制定好了所有计划?

至于是不是董虎故意如此,故意制造了当前的局面,那就只有老天爷才能知道了。

无论有无董虎的意外出现影响了这个时代,还是《三国》的荥阳之战、梁东之战、阳人之战,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大战,即便徐荣将曹操、孙坚抓住大卸八块,对于当前的酸枣联盟来说,都不是决定性的战役,或者说都不是这场伐董战争的转折点。

数十万人的战争是不可能一上来就进行一场决战的,双方决战前都需要有些开胃菜,梁东之战,徐荣全歼了鲍信、曹操、卫兹所部,但东线还有酸枣县内十余万兵马,东线的威胁并未因为曹操战败而解除。

梁东之战,徐荣全歼了孙坚、李旻所部,南阳袁术依然手握数万大军,敌人据守在坚固城墙内,徐荣短时间内无法占领任何地方,而且在董卓迁都后,后方没有钱粮辎重支持,徐荣就算击败了孙坚,也只能退回雒阳,南线的威胁同样未解除。

即使击败了曹操、孙坚,东线、南线的威胁依然存在,在大局上,各路诸侯依然四面八方威逼雒阳。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是董虎与东线主力军团正面对决,一旦孙牛一万兵马正面击溃孙坚所领三万兵马,三比一的精锐兵力对决下,各路诸侯一旦战败,从最顶层的各路诸侯,再到底层兵卒都会产生浓重的失败情绪,就算十余万兵马不会彻底崩溃掉,也绝对不敢再次轻易冒进。

东线各路诸侯不敢冒进,南线的袁术、北线的王匡也就不敢向前一步,看似依然围困着雒阳,雒阳危机却在几何倍的降低。

一场战争的转折点出现了,但袁绍、曹操、孙坚好像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是本能的认为只要精锐兵力超过孙牛,好像胜负就已经板上钉钉子了,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