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延献是周延儒的幕僚,周延儒1641年复出再任内阁首辅时,他与吴昌时狼狈为奸,收受贿赂。
史上记载:“凡求巡抚、总兵,先通贿于廷献,然后得之”。
周延儒倒台后,董廷献下狱。
也就是说,明末那时候,谁想当巡抚和总兵,先贿赂董延献,就能得到了。
这次是周延儒第一次下台,估计他当时心里挺冤的,心态也崩了,这也为以后复出后,一心捞钱打下基础。
周延儒下台后,董延献的日子也不好过,周延儒先回宜兴老家,董延献留在京城。
周介绍他到同乡吴宗达府上先混着。
吴宗达也是宜兴人,和周还有姻亲,算是他的死党。
董延献寄人篱下,过的当然没有以前舒泰。
当初是周延儒举荐吴宗达和温体仁一起入阁,眼下温体仁为了板倒周延儒,背后下黑手,无耻下作,所以董每每想到此事,都要破口大骂温体仁。
有时吴宗达也会召见他,询问一些事情,他总会大骂温体仁几句,一来二去,吴宗达挺尴尬的,也不召见他了。
董延献在府里没什么谈的来的人,不识字的他看不起,识字的基本都是吴的家人,都与他隐隐保持着距离。
所以无聊时,他经常出去喝酒,有次喝的比较多,醉熏熏的回家,突然遇到两个劫匪,差点把董延献给捅了,还好有个叫李原的青年路过,挺身而出救了他。
然后得知,李原是陕西民变跑出来的灾民,还识几个字,正在京城寻事做,董延献为表示感谢,厚着脸皮找到吴宗达,求他给个事干干。
吴家在京城有些产业,便卖个人情,让李原去个卖绸布的店里做了个伙计。
董延献和李原聊了两次后,发现李原不但识字,还能说会道,和自己也很聊的来,甚至有共同语言,最妙的是李原和他一样讨厌温体仁,这让董延献简直以为遇到知音。
空闲时,两人还经常一起坐下喝点小酒。
董延献常说,等周大人将来复出,我带你去周府,岂能做别人家仆。
李原非常感谢,董先生你人真好,如我的叔伯长辈啊,来,我再敬你一杯。
有日两人又谈到温体仁,董延献又借着酒意,破口大骂,一点读书人的礼仪都没有。
李原也同仇敌忾的骂。
骂着骂着,李原道,岂能这么偏宜这种贼子,当让他身败名裂。
董延献借着酒意道,没有用,他现在正受庞,陛下很信任他。
李原道,那又如何,要当众揭穿他假仁假义的无耻模样,董先生应该当众怒骂他,告诉天下人,当年是周大人举荐他入阁的,再扔他一个臭鸡蛋,肯定爽死了。
董延献闻言,眼睛一亮,好像有道理啊。
李原又道,周大人要知道,必然讲你忠,天下的读书人知道,也要敬仰董先生的义。
自故忠义难两全,董先生这可是忠义两全的好机会啊。
温体仁心中有鬼心虚,你又不是大错,他肯定不敢抓你,你信不信。
我扔个臭鸡蛋,总不能砍我头吧?
董延献想想,越想越有道理。
这真是忠义两全的好事情,弄不好,在整个大明都要扬名,我为恩主出头,有忠有义呼?
当天下午两人在酒楼小酌,董延献直接就酒上头了,再被李原一激,顿时豪兴大起。
他一口喝下一大杯,摇摇晃晃的离去,走时大笑道:“看我今天,大骂奸贼,替主扬威。”
他真买了几个臭鸡蛋,跑温体仁家门口守着。
到下午时分,温体仁回到家门,刚下轿。
董延献摇摇晃晃的走过去了:“温大人?”
温体仁当然认识他,皱眉盯着他。
估计当时,他以为周延儒想派人过来求情,不过,即然踩下去了,我岂能让你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