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狗屁的浙东党【求月票,求打赏】(1 / 2)

但刘伯温却立马打断了他的话,语重心长的说道:“皇上是用你做鞭子,鞭策李善长,并不是想打翻他。最起码现在不想。”

不得不说,这刘伯温虽然不在现场,可从如今透露出来的信息,却将朱元璋的心思给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然而,杨宪却不甘如此。

他原本只是翰林院一名籍籍无名的学士,后得到在扬州出任知府的机会,如今更是一举拿下了中书省平章政事的职位,如今的他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哪能愿意说偃旗息鼓就偃旗息鼓。

随即,便对着刘伯温说道:“恩师,学生或许不该说,可是京城内外早有流言了。说朝廷内有淮西党和浙东党,前者的首领是李相国,后者的核心是恩师你呀。”

但刘伯温对此却不屑一顾,道:“杨宪,流言止于智者,智者不信流言。朝廷上有无淮西党,这我不知道,但我肯定的是,朝廷上绝无浙东党。”

对于日后如何经营浙东派系,刘伯温心中早有定计。

那就是借助朱元璋的信任,不断的强大。

同时,孤立于淮西李善长与齐衡之外,坐视他们互相争斗,然后再取而代之。

所以,如今他想要获取朱元璋的信任,那这个浙东党的名头就绝对不能顶在他刘伯温的脑门上,最起码他不能这么做。

毕竟,朱元璋要的是什么?

是孤臣!

如今的他们势力微弱,自然不会被朱元璋所在乎。

可是一旦被朱元璋发现他们有了可以和李善长直面分庭抗礼的能力时,朱元璋就会明白,如今他们的势力已经不是往日可比。

所以,无论杨宪说什么,他刘伯温都绝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意。

但杨宪却还是有些不甘心的劝说道:“不过,如果淮西党硬说您是浙东党,您避的开嘛?因为没有浙东党,又何来的淮西党。他们即使是为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也要栽您一个浙东党啊!”

杨宪的话里话外,都在劝说刘伯温应下这个名头,然后与李善长在朝堂上分庭抗礼。

对此,刘伯温又怎么会不清楚,他只能是苦口婆心的说道:“杨宪啊,从古至今,结党弄权者最终只能是自取其祸,尤其是现在,我们的头顶上有一位明察秋毫的圣君呀。”

刘伯温虽然在劝说杨宪不要起争斗之心。

可对于自己的计划,却始终未曾提到一个字。

虽说他们之间是师徒关系,但说到底,还是要分一个师与徒的。

而刘伯温在说完后,杨宪便始终沉着脸。

显然并不甘愿如此。

见此,刘伯温不由的笑着打趣道:“杨宪,怎么,你不愿意做稻穗上的一粒谷粒了嘛?嫌谷粒小了嘛?”

杨宪为了让自己尽快的回归朝廷,甚至是升官。

所以便搞出了一副自己要做皇帝孤身嫡系死忠的样子。

可他这么做,就等于是在一定程度上背叛了他所在的浙东派。

毕竟,很多事情并不是刘伯温要他做的。

如今被刘伯温突然提起他在朱元璋面前说的这话,顿时不知该再说什么。

毕竟自己理亏。

可是,刘伯温又真的是为了当面讽刺他嘛?

刘伯温只是借着这话提点一下杨宪,至于他能不能明白,就看他自己的了。

至于他刘伯温,是决计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像对吕昶宋濂等人所讲那样,讲个清楚的。

毕竟,吕昶宋濂二人本身就不是做一党之首的材料。

这也是他们这些读书人,自诩文人的这些官员们的一个优点,同时也是缺点。

话不说尽,猜来猜去。

而杨宪见此,也知道无法再劝说刘伯温,只好暂时作罢。

但他心中想要争斗的心,却始终都没有熄灭。

第二天一早。

天色还未亮。

胡惟庸趁着上朝之前的这段时间,早早的便来到了李善长的府邸当中,与李善长在客厅当中喝着茶。

作为李善长的门徒,胡惟庸在杨宪返回京城之前,一直都是朱元璋所倚重的人才。

可是如今伴随着杨宪的返回,直接任命了中书省的平章政事,将他胡惟庸彻底的拉开了一大截。

这不由让护胡惟庸这位自诩为官场后辈官吏中拔尖的人,心中产生了浓郁的危机感。

就在二人喝着茶的时候,胡惟庸便对着身边的李善长说道:“相国,杨宪早就是刘伯温门生,一出宫便直奔刘府去了,天亮还没有出来。”

听到胡惟庸的话,李善长并不意外,直接应了一声便继续喝茶。

而胡惟庸则继续说道:“属下以为,皇上把杨宪安置在中书省,是让他来牵制相国的。”

闻言,李善长却淡淡说道:“恐怕还不止吧,惟庸啊,杨宪来之前,你是皇上最欣赏的俊才,现在他来了,你就得退居其后了。”

显然,胡惟庸的小心思李善长那也是看的清楚的。

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两位派系的领头之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可听到这话的胡惟庸,却也是有些郁闷,嘴上道:“属下可不惧他,别看他杨宪在扬州城里交横跋扈,可这里是中书省,万务归总之阁,藏龙卧虎之地,依属下看,杨宪还是嫩。属下只要稍微刁难他一下,他就得栽!”

这两位后辈俊才,是谁也不服谁。

不过,李善长却说道:“先不要刁难人家,得先让人家施展一下凌云壮志嘛,等皇上的喜欢劲头过去了再说。皇子总是这样,先是喜欢我,继而是那刘伯温,再后来是你胡惟庸,现在轮到杨宪大受圣宠了。瞧吧,早晚都得过去,咱们呐,得有耐性。”

被朱元璋敲打了一番的李善长,实际上心里并不是那么的担忧。

朱元璋的心思虽然不是那么容易猜透,但他李善长毕竟跟随了朱元璋十多年了。

朱元璋要杨宪来中书省做什么,李善长心里清楚的很。

只不过,在他李善长将一切都打理好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有什么难的。

认为换任何一个人来都可以。

可是,其中的艰难,博弈,只有身为右丞相的他了解。

而且,李善长并不认为一个区区杨宪就能比自己强。

所以,他干脆也不急。

他杨宪不是想要按照朱元璋的话来整顿吏治嘛?

好,就让你来整顿。

倒要看看你这位初入仕途,不过在扬州干了不到三年知府的娃娃到底有什么本事。

不仅如此。

他李善长的态度早就表明了。

不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