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不简单(2 / 2)

而此时的刺史府中,在简雍离开之后,场中跟随于琦最久、最了解于琦的徐庶便笑着询问:“我怎么不知道主公那么敬仰刘备呢?主公所作所为向来不会无的放矢,这次白白送给刘备一批粮食,又是打的什么主意?”

对于徐庶的询问,面对这帮自己的核心属下,虽然其中有些人投靠自己时日尚短,忠诚度也不见得有多高,但在此事上,于琦并没有隐瞒的打算——适当的展示自己的情报、眼界、谋划,以及某些性格特质,会提高属下们的忠诚度、依附感以及认同感,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归心。

所以在徐庶问起这个事的时候,于琦稍作沉吟,便开口解释道:“‘敬仰’之说不过是个托词,也谈不上什么敬仰不敬仰的,不过我确实挺佩服刘备坚持不懈的仁义之举,这种人,在这种年头还能活这么久的,可是稀奇。”

“至于说为什么要白白送给他一批粮食……”于琦笑呵呵的道:“那就要先说另外一个人:吕布,你们也都知道这个人,背信弃义,着实是个无道小人。刚才简雍也说了,吕布先袭兖州,后夺徐州,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把曹操跟刘备都得罪完了。”

“袁术要称帝,肯定要拉拢盟友,遍数袁术周边,曹操握有朝廷大义,袁术一旦称帝,肯定是要起兵讨伐的;刘备自称汉室宗亲,跟刘表一样,他们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将会在袁术称帝后站在袁术的对立面上;我们刚才也拒绝了袁胤,那么数来数去,袁术能拉拢的盟友就只剩下一个吕布了。”

“吕布这个人呢,跟曹操有仇、跟刘备有仇,他又是个无信无义之徒,才不管袁术是不是叛逆,以我推测,袁术许以重诺之后,吕布很有可能会跟袁术结盟。”

“虽然吕布是个无道小人,但偏偏这个无道小人特别能打,你们说气人不气人?”于琦吐槽了一句继续说道:“刘备虽然地盘小,又兵微将寡,但他的两个义弟特别能打,我估计也就比吕布稍逊一筹;而且最关键的是,刘备现在恰好夹在袁术跟吕布中间。”

“根据我的了解,虽然刘备时刻惦记着想要攻打吕布,夺回徐州,但吕布并没有驱逐刘备的意思,相反,去年袁术攻打刘备,吕布还替刘备化解了那次危机。”

“依据我知道的情况,再加上简雍刚才的话,我能推测的出来,刘备是等不及了啊。想来也是,刘备仅仅占据了小沛一地,这半年来又是数万百姓来投,又是募兵万余,他哪来的粮食供养这些百姓跟军卒?”

“没有粮食怎么办?他只能孤注一掷,起兵攻打吕布,而从实力对比上来看,他是打不过吕布的,九成以上的可能是他战败逃亡;一旦刘备战败,吕布跟袁术之间再无阻碍,必将连成一片。”

“而我们原本只需要面对一个被曹操牵制住大部分军力的袁术,压力不是很大,一旦袁术跟吕布的势力连成一片,那我们北征所要面临的压力就会数以倍计,这将会打乱我们的计划,也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所以,为了让刘备能像根钉子一样钉在袁术跟吕布中间,为了让刘备不至于因为断粮而仓促出兵,从而影响到咱们半年后的北征计划,我必须要支援他,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白白送给刘备一批粮食的原因。”

于琦的话让众人不禁陷入沉思,显然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于琦刚才说的那一大段话,而随着他们消化掉于琦话里的意思,他们再看向于琦的目光已经较刚才有了些许变化,于琦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不过无所谓,就算“是坏”也没关系,人都进了自己的篮子,还能跑了不成?

而这个时候,一个出乎于琦意料的人开口了。

周瑜,这个被于琦寄予厚望,大小议事参加了十几次的却始终未发一言的妹夫终于开口了。

只见周瑜拱了拱手,在于琦惊喜交加的目光注视下开口道:“使君,就算送了这批粮食给刘备,他也支撑不到半年以后;现在各地皆无余粮,他还要备下春耕的粮种,所以他最多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还是要面临粮近的困境。”

于琦眨眨眼睛,疑惑不解的问道:“所以呢?”

“我见咱们军中战马稀少,尽管使君已经重金求购战马,但收效甚微,就算是荆、徐豪商,一次也不过运来寥寥几匹;那刘备之前从陶谦处继承了徐州,就算被吕布夺去,想必军中亦多战马,使君不妨以粮易马,想那刘备既号仁义,想来不会因为舍不得几匹战马而让跟着他的百姓忍饥挨饿。”

“如此一来,刘备因粮足而得以继续立足淮上,使君也能得到北地良马来补充军中骑兵,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于琦惊异的望着侃侃而谈的周瑜:我没想到啊,你周公瑾这样一个傲骨英风的美男子,竟然能这么快的想出这么……这么甚合我意的计策,真是太好了。

这周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憋了太久没说话的缘故,一旦开口,这嘴里的话就滔天不绝。就在于琦因为周瑜终于开口而心中惊喜的时候,就听周瑜继续说道。

“使君刚才既然对简雍说出了‘敬仰刘备’的话,又白白送了他一批粮食换取他们的感谢,那么咱们再提出以粮易马这等趁火打劫的事情,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于琦震惊了:合着你也知道这是趁火打劫的事啊?

周瑜却好似没看到于琦震惊的目光一般,神色平静的继续侃侃而谈:“所以这件事最好不要由我们来提出,而是找一个中间人,让刘备主动提出来最好。”

“巧合的是,”周瑜把目光投向于琦胸前的桌案,那上面正平铺着几张拜帖:“现在正有两个合适的人选,陈登跟糜芳。”

“那糜氏既为东海豪商,做生意应该是他们所擅长的罢,使君不妨召糜芳来见,看看他们所来为何?若是合适,不妨把此事交给糜氏来操作,就算不合适,不也还有陈登在后嘛。”

周瑜的话让于琦不禁点头,同时也让徐庶等人对周瑜刮目相看:不愧是主公费心拉拢的英才,果然有几下子。

于琦自然不知道属下们的心理变化,想到周瑜的计策,想到糜氏,便急不可耐的扬声道:“传令,召糜芳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