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小小少年(1 / 2)

把那张地契放回去,于琦摆摆手道:“我就不看了,你办事我放心。”

“明天就是大比武的最后一天了,这段时间把你们累坏了吧,哈哈,明天给你们放一天假,你跟广元陪我去看决赛吧。”

孟建疑惑:这(优美的词汇)也叫放假?

不管孟建的心理活动,于琦又转身对身边的一对青少年道:“伯言、休穆,你们也一道来吧,看看我军中的健儿。”

这对青少年,便是前段时间从吴县老家前来投奔于琦的陆逊,及其好友朱恒了。

陆逊少时居于吴县老家,少年的时候与同县朱恒相交并与之亲善,其从父陆康调任庐江太守后,陆逊这才从吴县老家前往庐江投奔陆康;陆康之子陆绩年幼,比陆逊还小六岁,陆康临终之际便把陆绩托付给陆逊,同时把光大陆氏门楣的责任交给陆逊,并为陆逊提前取字伯言。

正月的时候,于琦绕后抄了孙贲后路,全歼了孙贲所属之数千大军,并于阵上斩杀孙贲的消息传到吴县时,孙策正兵围吴县。

在此之前,吴郡守许贡已经连战连败,不得已退守吴县据城而守,可能是受到孙贲战死消息的刺激吧,孙策猛攻吴县,在他的带动鼓舞下,竟一举攻破吴县,吴郡守许贡本来还想投降,却被孙策含怒出手,给一剑枭首——比原历史中少活了好几年,何其惨也。

可能是孙策斩杀许贡造成的影响吧,吴县几大豪族对孙策的态度也不统一,互有分歧;尤其是随着孙贲战死,刘繇麾下大将太史慈占领了大半个丹阳郡,一举将战线推进到芜湖、溧阳、故鄣一线,兵锋直指吴郡。

别人不清楚内情,跟于琦打过交道的陆逊还不清楚吗?这明显不是刘繇的风格,肯定是于琦在后面推动跟支持。显然,孙策在吴郡攻城略地的时候,豫章那边也在进行权力的过渡。

因此,在面对几大家族是全面投靠支持孙策,还是与之合作,又或者是消极对待的态度分歧时,因为有跟于琦的这一层关系,陆氏比其他几家多了一个选择。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世家豪族的选择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分别下注。陆氏主宗这边,由陆逊的一个叔叔出面代表陆氏与孙策合作,陆逊则带着陆绩前往豫章,统合被于琦从庐江救到豫章的陆氏族人,实际上在豫章另立别支,以吴郡陆氏豫章分支的名义投靠于琦。

陆逊自己要投奔于琦不算,还拉来了自己的好友,同属吴县豪族的朱家嫡系子弟朱桓朱休穆,一道去豫章投奔于琦。

朱家在吴县几大豪族中向来以武立家,也是在随许贡对抗孙策中损失最严重的一个家族。在孙策入主吴县后,年仅十九的朱桓年轻气盛,气不过家族做出的投靠孙策的决定,在陆逊的邀请下两人一拍即合,随后领着一部分家族部曲私兵破门而出,跟陆逊一道前往豫章投奔于琦。

陆逊跟朱桓的船队进入彭蠡泽的时候,于琦已经平灭了郡内的宗贼之乱,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大迁徙、大统计、大分配工作。

他们来的时机刚好,大量会写字会算术的陆氏族人被补充到孟建、石韬的手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加快了各项工作的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陆氏族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孟建、石韬的认可,被二人举荐,到各县、屯田营中充任官吏,此举也使年仅十三岁的陆逊得到了族人们的拥护跟支持。

这一波是双赢。

与以书、经立族的陆氏不同,朱氏完全是以武立族,朱氏族人历任都尉、县尉等职,在对抗孙策的过程中,朱桓自己就率领部曲多次参与战斗,斩首数级,甚至包括一名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