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终于念诗了(1 / 2)

于琦心心念念的屯田愿望终于实现了,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代价有点大、屯田的范围就那么一点点,但总归是实现了不是?

虽然开始屯田了,但是种田的方式还是没有改变。

孟建回到南昌处理政务去了,于琦则留在新寓县,跟经验丰富的老农们商议试验田的事情。

江南是个好地方,在原本的历史中,小霸王创业,是在江东;刘皇叔颠沛流离了二十年,也没个稳定的地盘,直到他来到江南,这说明什么?说明江南是块宝地啊。再过几百年,更是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于琦也不奢求让天下足,最起码让豫章,乃至扬州的百姓不忍饥挨饿吧。

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土地的开发、耕种方式的改进、良种的选育等,都需要一个过程,只是原本需要经历漫长时间进行演变的过程,因为于琦的存在,被大大缩短了而已。

新寓城北的坡地上,大片被翻整过的土地在丝丝春雨中泛着湿漉漉的微光。

“好雨知时节啊”,于琦感叹了一句:“这场雨下的好啊,下完这场雨,播种的种子就该发芽了。”

老农披蓑顶笠,满是沟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是啊,多亏了族长你做出来的曲辕犁,真好使,要不然可赶不上这场雨之前把地耕出来。”

虽然地处江南,水系发达,但于琦现在所在的坡地,却仍以种植稷、粟为主,唯有山下地势平坦且靠近水源的洼地,才以种植水稻为主。

作为一名穿越者,于琦自然是知道水稻在粮食界的地位的,就拿后世的种花家来说,粮食界的天下大约可三七分,三分为麦,七分为稻。

只是这个时代,水稻的地位还不显现,就算是江南地区,大部分的坡地还是以种植耐旱的稷、粟为主。

于琦虽然在大力推进生产方式的改进,但是有些事做起来顺利,譬如曲辕犁的推广,因为它的好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些事做起来却不顺利,譬如提议大规模种植水稻,以水稻代替产量低下的稷、粟。

这个提议理所当然的遭到了老农们的反对,种了一辈子地的他们,在自己权威的领域,那还是相当有自信的,而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没水,或者说水跟不上。

山沟沟里有水,但是从山沟沟里把水一桶一桶的提上来浇地,不合适。

因为这个,于琦又祭出了继曲辕犁之后的又一个种田神器——水车。

不是于琦藏着掖着,实在是之前没想到,对于于琦提出来的这种新式的浇灌工具,老农们倒是很期待,毕竟有曲辕犁的例子在前,所以在于琦提出来之后,匠人们就开始不断的试制。

在水车制作出来之前,倔强的老农们是不会让于琦拿一年的收成来做实验的。

既然大规模的耕作行不通,小范围的实验总行了吧,正好于琦跟族老们之前商议过,在族田中拿出一小部分土地作为试验田,用来试验不同的耕作方式、不同的肥料比例及施肥数量对产量的影响。

最近这段时间,恰逢春耕,于琦就在新寓县内忙活这个了;当然了,也有借此低调一段时间,以平息攻打海昏县所带来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