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过了好些天,赵云在永昌境内各县巡视了一番,算是对这个郡有了大体的了解。南中并没有他之前听闻的那样荒蛮,民风也很淳朴,只是生产方式等一些方面落后于北面。赵云便对这些进行了改进,并安排着下人去做。
这天赵云正在竹制太守府内处理着简单的公务,随从便走了进来。
“将军,军师回信了,新制的农具正在运往永昌的路上。”
“嗯,明白了。”赵云道,“把小吕叫来。”
赵云接过书信。前段时间他便是写信向CD方面要些农具,准备运到永昌这里,让当地仿造用以生产。根据诸葛亮的回信来看,由月英简单改造的农具已经运了过来,为了方便当地仿造月英特地简化了装置,对功能的影响也很小。
等了片刻,吕凯来到。赵云让他找好工匠准备仿造,把手中的事处理完,又交给下人传达到各个文臣武将那里。做完一切,赵云伸了个懒腰,望着外面的阳光。
“和桂阳比起来,永昌的事轻松多了。”赵云看着天边的那朵白云,想到了曾经的桂阳,曾经的人,某根心弦被拨动了。
在这些天对永昌的建设之中,赵云也逐渐摸清了吕凯和王伉两人,他们是忠于CD的不会有错了。这段时间他们帮着赵云把永昌里里外外都巩固了一遍,一旦南中叛乱,这里足够支撑到CD援军来至。而对于其它方面,星彩也带给了这里一些医术的知识。她跟着小蕾学了这么久的医,最拿手的便是对外伤的处理。永昌地处南中天气太热,百姓农作之时经常擦伤皮肤导致伤口溃烂,而当地医疗水平也往往跟不上,这段时间星彩便一直忙着传授这方面的知识。想那十四五岁的星彩如今却被众多大人叫着“老师”,赵云看到那种场景也觉得好笑。
不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只要有值得学习的,老师便不存在年龄的界限。这几天赵云都管她叫“彩老师”,星彩倒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称呼。
等了几天,来自CD的农具运到了永昌,赵云带人小心翼翼地搬进了城。总共有二十架,诸葛亮还细心地派人带来了图解,告诉众人使用的方法。赵云拿着图研究了一个上午,特地开了个集训班,把那些原理都告诉给了吕凯找来的工匠,留下五架备用,便开始让他们大量仿造。
赵云从CD带回来一批高科技的消息不胫而走,永昌城内议论纷纷,都很好奇这个新上任的太守大人带回来了什么玩意。赵云这些天修城墙搞民生弄得火热朝天,事迹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永昌边境上,一时间“新任太守和他的女儿给永昌带来了北面先进的技术”传遍整个永昌郡,周边县城都有好些人跑来永昌看。见到这个景象,赵云也在考虑大规模推广的事,毕竟不能只在永昌主城内搞这些东西……
又是几天,经过了工匠的日夜赶工后,第一批两百农具终于出现。赵云把其分了下去试了试,和月英做的没什么两样,于是便推广了出去。他带着王伉一帮子人和众将领工匠一起跑到田间,站在土堆上给百姓讲怎么使用这些东西。来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赵云又怕出现踩踏事件,便同时设立了好几个讲解点,全都在临近农田的地方。几番下来,农具终于开始派上用场,农民们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保障了基本情况后,赵云便把图纸收着,干起了买卖,专卖农具。当然不是奸商,卖出的价格也是参考了各个地方的市场情况而定的。得到的银两拿去给吕凯等人发了俸禄,给星彩云璐买了点东西,留了一些库存以备不时之需,剩下的一大堆全投入到永昌建设里。
做完了事后便闲了起来,赵云索性跑到田里跟着百姓学做农活去。从百姓口中他听到无数家长里短,也对下层人士对永昌的看法有了个了解,而从一些经常外出游走的人家中打听了很多南中周边的消息,回来后赵云都把这些信息认真整理,准备回CD上报上去。而在赵云于田里带着一群人帮农活时,星彩坐在远处索性给他们绘画,到了傍晚总有人家留他们吃饭。夕阳落山的时候,赵云和星彩大手恰手从田埂上走回来,摇头晃脑地点评着星彩的画。
“你这个画得不像。”赵云指着画中的羊群。
“为啥?”星彩好奇地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