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秦法是帝国之中除了陛下之外唯一的规则。(2 / 2)

“《王道大世书》朕也曾拜读过,写的不错,但是不适合大秦帝国,只能摒弃掉,淳于越博士见孔夫子在地下太孤单,朕送了他一程。”

……

嬴政的回答,让李斯嘴边的话再也说不出来,他可不想去见商鞅与韩非。

见到李斯脸色数变,嬴政嘴角浮现一抹笑意,随及收敛,神色恢复正常,道:“李斯,朕一直有些不清楚,荀子可以说是战国之时,儒家最后一位大师。”

“但是他最出名的弟子,韩非与你都是法家,蒙恬与甘罗一文一武,却没有培养出一个声名鹊起的儒生……”

这个疑问,一直在嬴政心里存在。

毕竟韩非乃法家,法术势集大成者,而李斯是大秦帝国核心缔造者,都属于法家的大才,蒙恬是兵道天才,而甘罗是一个策士。

唯独没有一个儒生!

一个名震天下的儒生,让人一经响起,便疑惑不解。

荀子,生于乱世之中,他对儒家的文化有所发展,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要知道在这之前,儒家也只有孔夫子封圣,称至圣。随后在春秋之末,战国之初,孟子封圣,称之为亚圣。

第三个便是荀子,称之为后圣。

由此可见,荀子在儒家之中的地位,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荀子一生,却没有教导出一个大儒出来。

荀子的厉害之处,并不只是他的文学影响,更在于他教出的两位弟子——李斯和韩非。

李斯主张郡县制,整理了小篆,统一了文字,加快了六国之民的融合,稳定了当时动荡的社会。

可以说,李斯促进了天下的统一。

而韩非更是出类拔萃,集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一卷《韩非子》横空出世,立地封圣。

但是这个圣,是法家的。

至于蒙恬与甘罗更不必多言,他们与儒家更没有关系。

……

闻言,李斯轻笑一声,对着嬴政一字一顿,道:“陛下,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儒家的那套并不适并用于当时战国的实际情况,儒家的目标太过于理想,离现实太遥远。”

“而法家,更在于实际效应,在于现实可行,主张以最短的时间,来富国强兵,它的理念比儒家更现实可行。”

“而且家师虽然是师从儒家,但是在其学问大成之后,杂学百家,成就一家之言……”

对于李斯的解释,嬴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相比于孔夫子的七十二圣贤,三千学子的教育方式,他更赞同荀子的因材施教。

心中念头闪烁,嬴政对着李斯笑了笑,随及脸色变得肃然,道:“爱卿觉得法家与秦法之间有何不同?”

这一刻,李斯脸色大变。

他不是傻子,相反是一个政治嗅觉相对灵敏的人,从嬴政的这看似随意的询问之中,他顿时察觉到了嬴政的意图。

一念至此,李斯对着嬴政,道:“禀陛下,在大秦帝国之中,秦法昭昭,高悬于国门之上,铭刻于太庙之中。”

“秦法才是帝国的根本,法家只是诸子百家的一种学说,而秦法则是大秦帝国除了陛下之外唯一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