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出兵把朱佑樒揍了一顿后,海西国又服服帖帖起来。
为了表示臣服,王太后佐安再次返回北京居住,充当人质,直到终老之后,才由人把她的遗体送回海西国跟朱见泽合葬。
也许是以下犯上让老朱家的列祖列宗生了气,气运至此不再眷顾海西国,朱佑樒的继位人生育能力不行,折腾一辈子也没能生出个儿子来,海西国的嫡系传了三代就绝种。
王位空悬,朱佑樒的兄弟和其他儿子就争了起来,引发内乱,差点让旁边虎视眈眈的奥斯曼给趁虚而入了。
好在大明及时站出来调和矛盾,同时威慑住了奥斯曼,这才没让海西国就此覆灭。
“说来说去,还是那些设立在外域的汉化不够,有点当地那些气球帝国的影子……”
气球帝国,典型的就是花剌子模了。
看上去很强大,领土广阔,实际上被中央管控的地方并不大,地方上有不少各自为政的门阀贵族存在。
沂国荣国还好,本身就处在中华文化圈子里,很容易就实现了国内的集权,统治稳定,即便王室出了点问题,也不至于短时间里威胁到王座。
西晋的司马家撕成那样,可也是撕了几十年才把自己玩死的。
但海西国能在绿林好汉中,以基督教国家的身份发展起来,想想都能猜到,朱见泽做了多少妥协。
不过当他在位时,还能牢记堂兄嘱托,虽然迫不得已在后期任用了一些土著豪强,但还不断强调华夏人的地位,同时注意“计划生育”,鼓励汉人迎娶胡女,多生孩子,扩大自己的基本盘。
在这一点上,他还仿效唐朝律法,不允许汉女嫁给胡人,拔高汉人地位。
等到儿子朱佑樒继位,其人受他娘影响大,又因为见证父母争权多年,对他爹留下的政策并不是很坚持。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方便摆脱大明影响,朱佑樒故意扶持了一些回回教的官员。
好笑的是,当海西国内乱之时,就是这些人率先背叛,联络奥斯曼吃里扒外的。
作为绿林中人,其实他们心底对海西国“民族歧视”政策,已经不满很久了。
为了民族团结,那只能把海西国折腾没了。
反正自己本就是当地土豪,国家没了,家族还在,地位还在,换个老板打工听命罢了。
只是这群二五仔没想到明朝最后站了出来,帮海西国撑腰,让其挺了过去。
毕竟对大明来说,海西国可是自家亲戚。
平时闹腾,自己想打就打,撒它骨灰也可以,但别人这么干,绝对不行!
而这些人的下场,自然是依照大明律法,诛杀首恶,抄没家产,流放相关人员的。
“幸好当时《大明宪章》已经颁布了,不然按照老版法律,诛九族就能把海西国境内的回回们全弄死了。”
“谁让明世祖退休后不搞政治,去研究学问了呢……说真的,要不是太上皇弄的《大明宪章》,这律法还没写完就能被皇帝满门抄斩了。”
“可以说咱们共和的苗苗,就是明世祖这个当皇帝的灌溉出来的,要没他打基础,明皇帝后面能选择自愿退位吗?”
从帝制时代走到现在,老朱家现在还在蒸蒸日上。
因为天翻地覆之时,末代皇帝聪明的急流勇退,让老朱家保留了大量实力,甚至在土地收归国有的共和国,还能实际保留一块封地,享受超然的吉祥物地位。
海外的诸多藩国后面也放弃了王权统治,加入了华夏联盟,继续围绕了中国转圈圈。
有如此光景,明世祖这个把大明带入新时代的祖先功不可没。
“一想到最先喊出共和的,是太学里的学生,现在还有点感慨。”
“要是明世祖知道最后推翻他家皇位的,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后代学子,也不知道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