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瑞典、威尼斯、荷兰、普鲁士等国的大使,由于其信念的原因,只能委婉地表示战争最好不要发生,毕竟关乎上百万人的生命。
言外之意,他们就是在说希望罗马方面不要输的太惨,被明帝国的军队屠戮殆尽的话,那真是颜面扫地了……
屠城这种事以前经常发生,现在也不可避免,无非是方式已经升级了。
派士兵入城杀人,那已经是最低级的手段了。
换做是明帝国的军队的话,陆军负责围城,空军负责轰炸。
如果每天一次,坚持一周时间,七次千机规模的地毯式轰炸,那城里也就不剩几个活人了。
华沙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城内守军与平珉几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他们要是知道明帝国的军队已经拥有了如此恐怖的杀伤力,恐怕没等遭到轰炸,便会争先恐后地出城投降了。
罗马人能坚持到现在,一方面因为背后有法国为其撑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信念的原因。
如今欧皇陛下通过《法兰西日报》,已经明确表示法国和他本人都是观众……
你们双方在亚平宁半岛上,想怎么打都行,别扯上法国即可。
威尼斯则是干起了掮客的老本行,当中间商可以,给钱就卖,出兵的事情,想都别想。
瑞士倒是在支持罗马,但瑞士自身国力有限,还是需要其军队在境外作战。
面对强大的明帝国及其盟友,这是非常被动且危险的事情。
稍有不慎,五万军队就可能遭到全军覆没的下场。
五万大军看着很多,可是遭遇轰炸机编队地毯式的话,那真是说没就没了……
想不遭到当头一棒,前提是要能够捍卫领空,不让明军的机群入境攻击。
可是放眼全世界,能跟明帝国空军分庭抗礼的空中力量,恐怕还没出现。
或许法国、荷兰、瑞典、普鲁士的四国空军加起来还能勉强一试。
但是四国已经明确表示他们都是观众了,上场厮杀的事情不要找他们。
可能在私下,还会派一些飞行员以自愿者的身份参战。
然而面对数以千计的明军战机,这些雇佣兵飞行员数量少了根本无法扭转战局。
数量多了,那就是公然与明帝国作对了,直接等于是在参战了。
更重要的是,谁能与明帝国打技术兵器的消耗战呢?
别说打极度烧钱的海战,就算只打陆战和空战也是一半国家根本承受不起的。
一天消耗一千万银币的军费,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亿银币之巨!
有多少国家的国库里有三亿银币的存款?
有人肯定会说,有钱有钱的打法,没钱有没钱的打法。
那不勒斯人的挖地洞战术,不就是最典型的没钱型打法么?
这么说是没错的,那不勒斯人通过这种打法,已经将他们控制的土地面积减少了80%!
现在只能龟缩到为数不多的几处山区里,像鼹鼠一样苟且地活着。
在财大气粗的明帝国面前,没钱的打法只能是自取灭亡之举。
想要打赢明帝国,就必须与其比拼财力。
利奥波德父子曾经尝试过,差点就成功了。
游击战反而是最不可能取胜的方法,因为明帝国的实力在那摆着。
所谓的游击区内的人口将会被锐减,游击队失去了其生存的依靠。
对方反而能够向游击区内不断增兵,持续不断地压缩游击队的活动范围。
在没有外部援军帮助的情况下,游击队的覆灭是必然的事情。
明帝国可以用十亿银币来进行反游击作战,那不勒斯人对游击作战的投入又是多少呢?
很多战争的结果在开战之前就能看出大概了,因为双方的筹码都摆在桌子上了。
用游击战来对付世界霸主,这脑子里面装的都是大便吧?
那不勒斯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不但脑子里面装的是大便,他们自身也是一坨坨移动的大便!
战场上的失败被归结于外国支援不利,内部叛徒太多,将领不懂指挥,士兵缺乏毅力、敌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就差直说山上石头太多、野猪太少、半夜打雷、休息不好这种低劣的借口了……
这是去打仗,不是去郊游!
吃不了苦的话,当初还干嘛反抗明帝国呢?
对自身实力认识不清,好高骛远,还跟罗马人勾结在一起。
所有大使都已经看出来了,罗马人的确跟他们的《罗马日报》上说的一样,跟那不勒斯人是同族,双方都是大嘴巴且没脑子的玩意!
这两个地方的人的同一优点都在嘴上,他们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完全取决于嘴能吹到何种程度!
像“用血肉之躯来铸就新罗马帝国的基石”这种屁话,换做是其他国家的编辑,恐怕都不好意思写出来吧?
就算有挑战世界霸主的娱乐活动,起码得找个有点实力的吧?
现在可倒好,来了两个都是用嘴来格斗的选手……
当残酷的战争变成一边倒的娱乐节目,你还能指望什么呢?
看个乐呵也就得了,谁要是认真起来,那都是对自己大脑的不尊重!
“先生们,有人愿意下注明军可以用几天时间来灭亡罗马么?”
“这个项目倒是有点意思!”
觉得实在无聊了,大使们只能改路子了。
有人觉得只需要一个月,有人猜至少得三个月,还有人认为必须要半年的。
万幸罗马大使并不在场,否则这种游戏实在是让他颜面无光。
对于出于信仰而需要支持罗马的行动,大使们便会举起酒杯。
然后一本正经地表示——罗马必胜!
没了?
是的,就这一句!
他们的身体都很诚实,选择站在即将获得胜利的一方这边。
而且站在这边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很长时间不用再选边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