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第二次北伐依然没成功,反而是北地的两个藩国差点被灭掉,说明皇太鸡所采取的战略战术是较为成功的。
某新皇在班师回朝的路上,便在思索如何破解皇太鸡这种清壁又清野的招术。
派兵大量驻屯各处要地的话,那就势必会主动进入诸多孤岛的模式不能自拔。
大明联合部队虽然对阵辫子大军时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但并不意味着小股对抗还能占据上风。
实际上数千乃至一两万规模的战斗,辫子骑兵凭借其远超步兵的机动性,是可以选择或走或打或伏击的战术来灵活应对的。
某新皇也可以调集数万骑兵在各城之前奔走解围,但那样势必会陷入被动状态,而且消耗本就不多的骑兵部队。
皇太鸡此举便等于是用空间换取了时间,给自己争取到了无比宝贵的喘息之机。
否则,不论是皇太鸡,还是他的大清国,此时可能都不复存在了……
此番王师已经打进了沈阳城,但跟千山大捷时一样,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这些人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收复辽东并且消灭皇太鸡及其麾下的辫子军。
若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是穷兵黩武,仅此而已!
第一次北伐是崇祯二十年,昊菁四年,西历一六四七年。
此番北伐是崇祯二十四年,昊菁八年,西历一六五一年。
不少市井流言都说四年之后又四年,下次北伐又要间隔四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收复辽东故土。
对此,某新皇毫不介意,毕竟没能实现自己当初的豪言,这算是食言而肥了,只不过肥肉长在小肥宅身上了……
这货跟大明的其他藩王差不多,除了吃喝玩乐,就是不停地让身边的三个女人以及新纳的美女为自己生产子嗣。
北伐是否成功,小肥宅并不关心,只要皇太鸡的辫子军别再次兵临城下就行了。
由于对皇位完全不感兴趣,小肥宅认为自己可以快快乐乐地安度余生了。
在某新皇眼里,这就是混吃等死,跟猪一样。
在小肥宅眼里,这便是完美的幸福生活了,堪称无懈可击!
某新皇倒是不会对其批评与唠叨,教育小肥宅是漂亮亲妈的工作。
这时候,一只“老朋友”又不请自来了。
那就是东印度公司的高级业务员——普特曼斯!
或许是被郑芝龙舰队所列装的十六艘铁甲舰给吓到了,东印度公司特意派其前来负责第二次谈判。
上次东印度公司的评议会成员特意隐姓埋名,藏在普特曼斯的访问队伍里,暗地对这种铁甲舰进行了探究。
结果发现自己看到的情况与之前的设想相差甚远,这种没有风帆的战舰倒是没那么雄伟,但航速是真的够快。
体型倒是没有荷兰建造的归国大船那般巨大,但听说火力异常凶悍,舰炮射速是荷兰舰炮的十倍以上,而且还有那种用来点燃战舰的“东方恶魔”。
东印度公司不是没钱采购战舰,一旦将这金白银花出去,势必会暂时停止分红,将引起股东们的不满。
替本国海军采购铁甲舰倒是可行,但议会不同意的话,此事就得暂时搁浅了,所以才会拖延至今。
可是郑芝龙舰队的存在,本就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个潜在竞争对手。
十二艘铁甲舰可不是闹着玩的玩意,在海战时完全可以以一敌十。
更可怕的是,东印度公司还听说郑芝龙还打算采购十二艘铁甲舰。
说是要组成两支分舰队,每支下辖十二艘铁甲舰,这就让东印度公司感到如梗在喉了。
与此同时,法国海军已经如愿获得了四艘价值连城的铁甲舰。
而且在铁甲舰返回本土之后,马萨林亲自到加莱港看过这些怪兽的雄姿。
在此之前,马萨林还批准了一项增购四艘铁甲舰的计划,每年为海军采购一艘。
马萨林打算在大西洋与地中海各部署四艘铁甲舰,这样便可以配合大量的木制战舰,帮助法国海军立于不败之地了。
还有一个远期的目标,那就是再采购八艘铁甲舰,使法国海军真正获得陆军那种傲世欧陆群雄的超然地位。
但前首相黎塞留积攒下来的家底不能在短时间内都挥霍一空,马萨林只能着眼于当下,不能造成过大的财务压力。
此番普特曼斯以往以三千万两白银的价格采购八艘铁甲舰,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在某新皇这里不行。
确切的说,眼下不行,四年内提货时不可能的,将提货期放宽到十年之后,倒是可以考虑。
第一批建造的十六艘已经全部下水,都被郑芝龙买去了十二艘,卖给法国四艘。
第二批建造的十六艘还在船坞里,预计四年可以提货。
郑芝龙还是可以享受每艘一百万两银子的超级优惠价,之前下订了四艘,又买了四艘。
余下的八艘,某新皇打算为登莱与天津这两大水师准备四艘。
实际能够对外销售的,也只有四艘而已。
法国虽然是盟友,但货款迟迟不到位,某新皇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荷兰人愿意一次支付四千万两或六千万银币的全款,就可以提走这四艘铁甲舰。
这已经算是某新皇最大程度的让步了,还想得寸进尺的话,那就干脆自己造好了,绝对经济又实惠!
荷兰人认为某新皇大举北伐,势必会造成财务状况吃紧,这么推测的倒是没错。
但某新皇还不至于在这个节骨眼,被万里之外的一群土著给敲竹杠!
就在荷兰人觉得自己还手握谈判优势的时候,某新皇卖给奥斯曼帝国一艘铁甲舰。
单价五百万两,与卖给法国的价格等同,这算是给盟友或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的优惠价了。
对于奥斯曼土著朋友,某新皇允许其分期付款,前三年,每年支付一百万两银子,剩下的货款在提货之前一次付清。
这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模式了,而且对正在大力挖掘运河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财务压力并不算大。
估计是要先将铁甲舰留在红海,等运河开通,便成为第一艘通过运河的战舰,并开往伊斯坦布尔,成为某苏丹的坐舰。
这下可以对外出售的就剩三艘了,某新皇是不打算再冒着得罪两大水师官兵的风险,将手里的四艘船再折现了。
就三艘,多一艘都没有!
想等也可以,那就等上六七年时间,届时第三批同级舰便可以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