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挂历问世(1 / 2)

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4979 字 2021-10-28

考虑到要惠及万珉,一本字典的售价也不会很高,字数最多的硬壳典藏版也只需十两银子。

为何说字数最多?

因为结合当下大明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印刷水准达不到后世的标准,特别是在字的大小上。

不可能印得过小,否则便会一塌糊涂,变成黑乎乎的一片,完全没法看,所以在规格与定价上面不能实施一刀切。

初级版分为两个版本,即《常用五百字》与《常用一千字》。

高级版也有两个版本,即《全用三千字》与《全用一万字》。

前面两个版本针对是的就是孩童与文盲,只要先学会常用的五百字,基本上就不会被他人用张手纸给哄骗了。

尤其是要推行简体字,因为阻碍教化的主因就是繁体字的结构太过繁琐,笔画太多,哪怕写个“刘”字,繁体可是这样的“劉”!

通过在东宫卫队与近卫营推进简体字,不光下面的士兵都说好认、好写,上面的将领也是心悦诚服。

毕竟哪只将领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的手下是一群文盲,识字率越高,便意味着官兵的素质就越高,将领越容易指挥。

随之而来是忠诚度的提升,这不是在刻意吹嘘,因为识字了,也就会掌握以前不会的技能,收入会比以前更多,当然不会轻易反水。

许定国之前降清,遭到了新兵们的强烈抵抗,原因之一就是即便到了对面,收入也不会比这边多多少,还得被俘骂名,实在是划不来。

越是无知的人,由于缺乏自我分析判断能力,无法明辨是非利害关系,就越容易被谎言所误导,反之就很难被忽悠了。

所有新兵都被要求认识五百字,考试不及格就学到及格为止,否则会印象晋升与收入,连军令都看不懂还指挥个屁啊?

《常用五百字》看着收录的字数很少,由于技术所限,而且有解释、注音,加上词语、造句举例,以及繁、简体字对照,其实书也是很厚的,版面有三十二开那么大。

一本卖五百钱并不贵,起码翻开第一页,就能看到主编太子朱慈烺的名字,副主编则是首辅薛国观、次辅吴甡、礼部尚书冯铨。

主编就是张三、李四等人了,可以列出一堆,不过相比能有机会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字典的第一页,礼部与翰林院那边的饱学之士们都得争破头。

这绝对是个流芳百世的机会,别说不给工资,哪怕倒贴银子,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日,也要挤进去才行。

“殿下英明啊……”

“礼部这边主要是组织相关人员,以礼部为主,翰林院为辅,若是可从其他部门抽调,来年殿试之后,除去派至西北的,也可留下些许补充进编纂小组。出版发行方面,本宫自会安排。若是字典编撰、印刷、发行皆很顺利,下一步便可编写‘辞典’,然后是‘句典’。‘辞典’就是收录词语的典籍,‘句典’就是教授众人如何造句的典籍,认字可明白其意,识词可连贯串通,会造句便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有了这三本书,往后教化万珉便容易许多了。不光要教化大明境内的百姓,还要教化那些蛮夷之流,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土内之珉皆须教化!”

等到对外扩张的时候,哪只土著先弄明白字典,他就能当官吃皇粮,全家衣食无忧。

弄明白词典,就可以彻底摆脱底层压力,力争上游了,往后晋升的机会多的是。

可以跟大明文人一样书写流利,没有反叛之心的话,最起码也能混到县令助手的位置。

“大明”顾名思义,那就是“天大的文明”的意思!

所以对教化全球土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往后某太子就派大明王师,好好推广文明,教化土著!

只要大明意外的百姓,通通都可以称之为土著,只有被教化过后,才能称之为百姓。

土著分为两种,一种是听话的土著,这种土著即便不识字也可以活。

另外一种就是不听话的土著,不管识不识字,都得死!

想必向海外土著销售字典,也能赚一大笔钱。

一本字典,某太子就算自己只能落袋五十钱,一百万本的版权收入就是五万两银子。

比起特效药的收入,的确是少了些,不过可以接着印嘛,大不了印一千万本!

“殿下高瞻远瞩,慧眼如炬,考虑严谨,计划周密,臣不及殿下万分之一!”

冯铨没想到太子爷还有后手,真是一环套一环啊!

光是这字典就足以让所有编写组的成员扬名立万了,若是三本书都出来,那还得了?

虽然自己排到第四位,可也不低了,总不能超过首辅与次辅吧?

冯铨心里已经知足了,具体的事情不用他来管,只需要安排好人手便可坐享其成了。

至于如何安排人手,冯铨已经想到了“补缺的原理”,这可是个让人相当羡慕的差事呢!

编写组需要多少人手?

先按一百人来定吧!

礼部出小头,但都是管理者,只需要指点下面的人如何行事即可。

翰林院出大头,就是让士子们找个活来做,别没事找事,省得再次招惹太子。

余下的缺口便可由通过殿试的部分新丁来顶替了,冯铨大致想了一番,心里便有了计较。

或许编写辞典与句典还需要费时费力,但初期只编字典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有了太子爷亲拟的范例,照搬过去即可。

连这都不会的话,那就回家种地去好了。

“殿下,挂历的样品印好了,敬请殿下圣揽!”

“嗯!正好爱卿在此,爱卿算是资深业内人士,可提下意见!”

《京师日报》出了关于“京城大捷”的特刊,有六十四版,那是相当之厚。

具体内容就是把从辫子攻城,到辫子退兵之间的前有后果,与数次战斗细数了一番。

文笔堪称小说水平,但正因为如此,才会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换成文言文的话,很多文化水准极其有限的读者就看不懂了。

计划印刷五十万份,这两天已经印刷了十万份。

不过根据上市后的热销程度来看,可能还得增印。

某姑父巩永固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因为这会儿印报纸就是跟印钱一样。

仅报纸广告这一块,光是税后刨去各项开支的纯利润,驸马爷便已经落袋了万两之巨。

印得越多,利润就越高,因为报纸广告不是打包出售的,而是分期刊载。

尽管新闻内容,可是广告内容是可以更换的。

经过某太子的指点,以每十万份为一期出售广告页面,五期刊位已经悉数卖光了。

姑姑、姑父两口子有了原始积累,以后跟某太子合伙经营娱乐公司,就有了充足的启动资金了,那玩意才是真正的烧钱项目。

仅次于巩永固这种直接吃肉的,便是撰写《关外秘史》的某无名氏了。

为了表示抗击东虏的决心,该作者又在京城被围期间,奋笔疾书,写了最新的一册。

吴伟业之前非常害怕东虏破城之后,抓住他,尤其是发现他所写的这玩意。

内容可是对他们的主子爷非常的不尊敬,得被凌迟处死。

吴伟业已经将此册作为自己的诀别遗言,不过也算是为大明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了。

没办法,自己的文采再高,也写不死皇太鸡,最多在书中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慨之情。

当然,根据上面的意思,还不能把皇太鸡写死,这厮只要活着,就还有利用价值。

等吴伟业做好了舍生取义的准备,都打算把自家房子给点了。

忽然又听说王师击退了入城的东虏,已然大获全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