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枭为了锦州战役积极筹划的时候,京城里面也是风云激荡。这里虽然没有硝烟,但却同样不缺少刀光剑影。
李枭想要和努尔哈赤摊牌,魏忠贤现在却想和东林党摊牌。
党派之争,虽说很多时候披着政见的外衣。可说到根子上,还是为了利益而斗争。
利益的含义很广泛,但用一个字来具体形容一下,那只能用钱来形容。
魏公公想要和东林党摊牌,其实就是为了钱。确切的说是为了一笔钱!
说起来,这件事情的导火索,还是李枭搞出来的麻烦事儿。
李枭送了五千两银子,赵率教就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他那一屁股屎,顶风臭出去八条街。不用严查,只要稍稍查一下就跑不了。
尤其是赵率教的副将高进,这位副总兵被带进诏狱的第一天起,就摇身一变转做污点证人。赵率教这一次,就算是想跑也跑不掉了。
虽然罪名大,但终究这年头儿有钱好办事儿。赵率教的儿子赵识善得到管家的禀报,立刻带着大笔的银子进京活动,希望能把老爹捞出来。
当然,他最先拜望的就是同乡。同为河北人的礼部尚书赵南星!
在塞了可观的红包之后,赵识善终于见到了这位朝廷大佬。
听说了老乡的遭遇之后,赵南星并没有说什么。毕竟这是一件烂事儿,赵识善之所以能够见到赵南星。完全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赵率教是受李枭的迫害。只要赵率教出来,就可以告李枭徇私舞弊,私募军队,意图谋反等诸多罪名。
摊上这些罪名,东林党掌控的言官再一拥而上,形成舆论效应。李枭基本上是十死无生,要知道大明朝对别的管的都算宽松。可意图不轨,妄图谋反这条却看得极其严格。只要沾上,无论你是王公贵戚,还是当朝权臣全都没个好。
有这么个机会,赵南星立刻接见了赵识善。双方经过亲切的会晤,赵南星表达了对赵识善的关心与慰问。赵识善则表达了对长辈充分的敬仰与尊总,宾主双方就关于赵率教的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磋商。
磋商从傍晚持续到了深夜,最后得出结论。赵南星也无能为力!
毕竟他是礼部尚书,官位虽然高,可锦衣卫不归他管。
搭救赵率教这种事儿,还得有能力倒登事情的人出手才行。可找来找去,东林党里面能倒登事儿,能办这件事情的人也只有汪文言。
于是赵南星给赵识善指了一条明路,去找京城里面最能倒登事情的汪文言。并且慷慨的给赵识善写了一封引荐的信,只要拿着这封信不愁见不到汪大人。
赵识善如获至宝,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赵南星给的信去找汪文言。
汪大人是痛快人,看了赵南星的信。大方的表示,赵尚书的嘱托,那是有困难要办,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办。
现在唯一的难点在于,人在锦衣卫的诏狱里面,而且证据确凿。想要捞出来得出钱,而且还得出大钱才行。
赵识善一听老爹能捞出来,立刻大方的表示。自己是个孝顺儿子,只要能把老爹捞出来,花多少钱都成。
汪文言给了个数,四万两银子可保赵率教不死。如果想要放出来,不受此事波及,需要六万两银子。
赵识善当时就震惊了,知道捞人比较贵,可却没想到会这么贵。无奈人在诏狱关着,就算是当破财免灾。咬着后糟牙答应下来,汪文言立刻愉快的把赵识善礼送出府。
虽然答应了赵识善,但汪文言也办不了这事情。毕竟案子是锦衣卫管着,而且这事情已经闹腾的沸沸扬扬。上上下下都准备当成典型来办,这时候捞人实在难度太大。
不过没关系,他汪文言捞不出来,可以托关系捞出来,毕竟有钱好办事儿嘛!
汪大人不走寻常路,既然要找人捞人,就一定要找个说了算的。汪大人眼里那个说了算的,自然就是魏忠贤魏公公。
东厂锦衣卫,遍布着魏公公的爪牙。只要他一句话,不怕这件事情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通过层层关系,汪文言找人请托到了魏忠贤那里。鉴于魏忠贤对他的极度憎恨,干这件事的时候,汪文言没有露面,而是找了代理。
魏公公听了赵率教的事情,左思右想之后给出了他的价格。
要说魏公公和汪文言也算是心有灵犀,他给出的价格也是四万两不死,六万两放人。
消息传回到汪文言那里,汪文言立刻不干了。老子来来回回的倒登,最后一分钱捞不到,全进了魏忠贤的口袋,还有没有王法!
愤怒的汪文言立刻找来赵识善,告诉赵识善事情有变,现在需要八万两银子,才能把人捞出来。
吃惊的赵识善目瞪口呆,然后……!
就木有然后了!
赵识善在老家盘活资金,总共才盘出六万多两银子。本想着去找汪文言,好好说说能不能搞个低成本的。结果没想到,汪文言张嘴就要涨价。
无奈的赵识善只能表示,自己没钱无能为力。
汪文言也表示,没钱不行!
本来事情到此为止,等到秋后皇帝御批之后,赵率教就会被拉出去一刀干掉。
可这事情,居然又发生了变故。
估计是魏公公最近手头比较紧,有了这么一比生意,自然心里惦记。可左等没消息,右等也没消息。
派人一查才知道,请托自己办事儿的人居然是汪文言。
太欺负了人了!
平日里跟老子作对也就算了,还敢求老子办事儿。还他娘的吃老子的回扣,还一吃就是两万两银子。
魏公公出离的愤怒了,暴怒的魏公公立刻派人,去把汪文言抓了起来。敢不拿太监当盘菜,今天就拿你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