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海滩上的战斗进入僵持阶段的时候,在更南一些的地方,一支舰队正在不停地将人马运送上岸。
这是个隐蔽的海湾,滩头礁石密布,并不是个好的登陆地点,所以幕府也没有在这里部署观察哨。
毕竟幕府的力量太有限了,它必须将有限的力量用到刀刃上。
这个舰队自然是蒙军的舰队。
就像关鳞判断的一样,海滩上的战斗只不过是佯攻,而这里的登陆才是杀手锏。
大量的蒙军在此登陆、集结,人、马、铠甲、武器……无数战争资料在此汇聚,并且很快就组成了一支多达两千人的且全副武装的骑兵部队。
这两千枪骑兵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所用器具、所骑战马无一不精。
而且从这些人的身上甚至还能看到一丝秦府的影子——他们身上那些色彩鲜艳的衣服实际上就是秦府改装过的棉甲!而且里面有近半都是秦府原装货!而另外的一半也都是用秦府出口的钢丝自行编制的!
这些棉甲是蒙人从金人那里得到的。
想当初蒙金交战的时候,金人的棉甲骑兵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如果当初金人已经完全完成换装了的话,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但现在,曾经大金的底牌目前也都变成了蒙军的底牌。
虽然棉甲的性能远不如秦府配发的重装突击战甲,但它的防御力依然足以抵抗火药武器的远距离射击,并且对弓箭也有一定的防御性。
如此犀利的战甲再配上足够好的战马,那可真是冲锋破阵的大杀器……事实上想当初蒙军骑兵就是如此被金人骑兵冲得怀疑人生的。
只是现在被冲的人变成了幕府军。
既然棉甲都登场了,秦府出口的那些骑兵刀自然也不会缺席。
几乎每个精锐枪骑兵都配有一柄来自秦府原装的骑兵刀。
这种骑兵刀兼顾了破甲与切割的需求,如果使用得当的话一场大战下来一个口子都不带崩的……这种骑兵刀破甲割喉宛如砍瓜切菜,一经配发让所有精锐骑兵都爱不释手。
只“可惜”这种骑兵刀目前只有秦府才能制造,蒙元自行仿造的骑兵刀只是徒具其形,劈砍无甲目标时还凑合,一旦涉及到破甲那刀就很容易折断。
而这也让蒙元深刻的认识到了秦府的能力究竟有多强……仅仅是一把普通的骑兵刀他们都无法复制,那么火枪呢?那种巨大的金属怪兽呢?
技术的鸿沟,让看起来势均力敌的双方拉开了宛如天堑般的距离。
不过虽然凭借着这点装备无法与秦府相抗衡,但用来虐菜那可就太舒服了。
等上了岸的骑兵大队稍事修整后,就在礁石区后进行了初步的整队,随后骑兵们就向幕府军的侧翼冲了上去。
“乌来!!”
当精锐枪骑兵发起冲锋的时候,幕府军被蒙军骑兵杀了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这一招依然是蒙军从金人那里学来的……毕竟想当初他们的炮组就是如此被金人杀得没有脾气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精锐骑兵,幕府军似乎有些混乱,最终只有侧翼的火炮来得及调整方向……但它们也就只有一发炮弹的能力,没打死几个蒙古骑兵。
而接下来蒙军已经冲到了百米以内,而精锐枪骑兵们早就端起了手中的火枪……
“砰砰砰砰……”
随着一连串的枪声响起,试图反抗的幕府军几乎被屠戮殆尽,只剩下少数几个幸运儿一脸茫然地站在火炮旁边,似乎还不敢相信对方的子弹居然能打这么远!
然而这几个幸运儿也没再幸运多久,蒙元骑兵猛然突入进幕府军的防御阵地,居高临下地砍杀着幕府士兵……
与此同时,之前一直卧在沙滩上的蒙军也顺势而起,向着幕府军的阵线发起了进攻。
随着两面夹击,幕府军只坚持了很短的时间就彻底崩溃了。
无数丢盔卸甲的足轻撒丫子散到了周围的农田与山林之中,而蒙元骑兵则像闻到了鲜血味道的鲨鱼一样疯狂追击着。
很快,骑兵刀上就沾满了粘稠的鲜血。
……
距离战场较远的一座山包上,一队秦府、关家混合的侦察部队正在此处观战。
望着远方的血腥屠杀不由感叹道:“将背后留给骑兵……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
“您对这些骑兵很熟悉?”旁边一个关家的少年问道。
“嗯,打过一仗。”侦察兵轻声说。
“那……你们赢了?”
“当然。”侦察兵的语气颇为骄傲。
由于现在是战时状态,所以他的那些军功章也就没带在身边……否则真得好好炫耀一番。
那侦察兵拿着望远镜观察了半晌之后,忽然站起身来:“走!咱们下去看看!”
“啊!?可是……”关家的少年有些发蒙。
“不敢去就在这等着,我一会就回来。”那侦察兵说话间已经下到了半山腰,随后钻进树林消失了。
“……”
关家的少年愣了愣,颓然坐在地上。
“行了,那家伙想当初可是当过游骑兵的,手下人命少说也有两位数,不用担心他。”旁边另一位秦府士兵过来安慰道。
“我不是担心,我是……我是恨自己胆小。”关家少年当时的确有点胆怯了,只是稍一犹豫他那位“师傅”就溜走了。
“害怕是很正常的,没有人不害怕……就连那家伙在内都是如此。如何学会直面自己的恐惧,才是你接下来要好好考虑的。”
秦府士兵说完之后就离开了,只剩关家少年独自生闷气。
过不多时,那个侦察兵果然回来了,手中还拎着一把步枪和乱七八糟的零碎。
“刚才我就觉得这些家伙的射程不对劲……你们自己看看吧。”侦察兵将那支骑枪和一袋子弹药扔了过来。
众人聚过来将弹药袋打开,发现里面除了火药之外就是一些带着木塞子的圆柱形铅弹了。
“这,就是蒙军步枪射程变远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