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狠狠地一记耳光。
蒙元不仅不信任他们,甚至根本都没看得起他们。随随便便就派几个兵丁过来就要夺了这些地方大员的权利——即便是秦府,在蜀地也是与这些地方大员相持了好久,直到条件成熟这才一举拿下所有土地的统治权的。
然而蒙人高层看得非常准。
就拿漳州府尹来说,过段时间蒙元派人来夺权了,他敢反抗吗?
他当然不敢!
不仅要乖乖的交出权力,而且还得尽心尽力地辅佐他们。
如果漳州府尹敢于反抗,那么当初就不会直接投降了!
现在自己的处境堪忧之后这才想起秦府了……但估计他想的也只是凭借自己的身份在秦府捞个一官半职,绝没有献城、献地的觉悟。
但尽管如此,既然能让那府尹将投靠秦府都算作一个选项,那么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秦府的确已经强大到令人无法忽视的地步了。
而秦府越强,投靠了秦府的陈菘一家就越安全。
“……看来,漳州真的要变天了啊。”陈菘叹息道。
一旦官场真的变天,那么想要再过现在这样的日子可就难了。
但不管今后形式如何变化,最坏情况他们也可以往热兰遮一退,至此守着宝岛过太平日子。
……
蜀山要塞群外,蒙军防线。
自从之前那场大战之后,这里就彻底安静了下来。再没有枪炮轰鸣,也没有了血肉横飞,有的只是谨慎的相持与安静。
尽管已经与蒙军脱离了接触,但秦府还是明显感受到了对面的防线正在变得松垮。
对于蜀山要塞群这个乌龟壳,蒙元显然是没什么办法,不过由于秦府也没有展露出向外攻击的欲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驻守这里的蒙军每天就只能大眼瞪小眼的熬过去。
每天无事,时间长了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松懈。
而不仅是前线人员,就连后方指挥系统也觉得秦府应该是不会反攻了,所以就开始渐渐将围绕着釜山要塞群周边的守军一批批地调走。
倒不是说防备秦府不重要,但毕竟秦府这边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来,而且维持如此巨大数量的兵丁常驻防守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日钱粮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
准战时的战备情况肯定要比平时消耗的多,再加上蒙元擅长以战养战但却疏于僵持防守。
可以说一旦陷入守势,蒙军士气和战斗能力就会大为降低。
而且还不只如此。
守在蜀山要塞外的每一天,蒙军都会消耗大量的粮草,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失血。
蒙军虽然得到了富庶的江南,但此时新粮刚刚下种,远水解不了近渴。
此时的蒙元不仅急需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也需要这场胜利所带来的财富与粮草来缓解本身的饥渴,而不是守在蜀山要塞群之外一点点的失血。新笔趣阁
说白了,蒙元一方面是耗不起了,另一方面也要寻找新的猎物。
在这种情况下,环绕着蜀山要塞群所建立的防线就显得没有必要了,蒙元也就开始逐步抽调防线上的守军,并且将其撒到江南大地上的村落中。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坏处。
首先最大的好处就是后勤压力骤然降低——那些分散到乡村去的士兵,将会由当地百姓供养,从而减少了蒙军的后勤压力。
其次的好处自然就是驻军所带来的实际控制力,偌大的江南地区随着蒙元的驻军,其控制力将深入到每一个乡村县城。
当然了,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坏处。
坏处就是松开了对秦府的包围圈,一旦秦府选择进攻蒙元短时间内就会丢掉大量的土地。
但现在的蒙军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就算秦府选择进攻他们也认了。
可秦府目前正处于最关键的工业化前夜,钢铁、冶金、化工等产业或是已经建成亟待完善,或是正在摸索准备兴建。
秦府不想也不可能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选择进攻。
所以这一次,蒙元高层赌对了。
随着蒙元对南方各地的掌控力越来越强,从民间征集粮草的进度也越来越快。
大量的漕船和海船,承载着大量的粮食北上而去,而大量蒙军也在朝鲜半岛附近集结,一场大战正在酝酿之中。
尽管南方距离战场极为遥远,但这场战争的阴云依然层层笼罩着这片大地。
伴随着征集粮食而来的抢劫、**,甚至杀人都是屡见不鲜。
以投降而免于战争之苦的南宋百姓此时此刻已成砧板上的鱼肉任人蹂躏。
而秦府在漳州城的回春医馆则在蒙军驻扎过来之前就撤回了热兰遮,原本有所缓解的疫情则在秦府撤走之后开始急剧恶化。
原本漳州百姓应该怨声载道才是,可没想到随着疟疾在入驻的蒙军军营内开始大规模泛滥,漳州百姓除了最开始交了一大批粮食之外,其后居然再没受到蒙军骚扰了。
由于不知道疟疾的传播原理,也完全没有药帐、纱窗等防蚊手段,疟疾在蒙军军营内横行无忌,短短时间内感染了接近三分之一的蒙军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蒙军当然不敢分散兵力将人撒到广阔的田野中去了。
但他们越是聚集,这疫情传播的就越是剧烈,不少人甚至患上了好几种不同的疟原虫……
原本疟疾这种恶性传染病最是令人深恶痛绝,但对于漳州本地百姓来说,此时的疫情居然成了他们的保护伞……这也不得不叫人唏嘘。
不过漳州本地的情况毕竟只是个例,绝大多数非疫区的地方还是被蒙元狠狠地压榨了一番。
而随着各种补给到位,聚集在朝鲜半岛的蒙军终于发起了进攻。
面对势如破竹的蒙军,朝鲜国王俯首称臣。
朝鲜多山且贫瘠,蒙军并没有大肆搜刮,而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直接聚集到了朝鲜王朝东边最大的港口——东莱县。
而在这里,蒲家拼命制造的大量海船也汇聚到了此处,只待大军扬帆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