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景安三改(2 / 2)

其中士籍应昭暂时不动,而是对天下宣布,只有当官吏的人,才能入士籍,其余之人一并裁汰出士籍,只能入民籍。

并且士籍必须单独立户,否则不计入九品中正制,那么升官等于只能从底层往上爬。

因为户只记嫡系三代。

意思就是世家的九品中正制他暂时认,但现在只给嫡系三代,三代外的旁系想要通过九品中正制评上去,别想。

应昭还写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就是赤裸裸的嘲讽朝堂内的肉食者了。

两句话,看似前言不搭后语,但结合实景来看,就是嘲讽他们打着祖宗遗泽,却没有施行仁义,这才被他应昭和全长安百姓围在了皇宫。

这是多么讽刺!

总之,他们能答应就答应,什么时候撕了就看承禅皇帝心情。

这一通大改之后,应昭直接命人将圣旨送进了宫城内。

更一步刺激他们召集救兵。

不管来多少他都不怕,因为他应昭,要做的是——暴力革命!

而且是自上而下的暴力革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他最后一丁点来自党争、政斗、谈判的希望,全被七月七日那一吊,彻底摧毁。

正如后世的一句话:“任何通过战争而得不到的东西,休想要通过谈判得到它。”

应昭负手而立于点将台上。

看着下方新进行整编的部曲,也是应昭决心改革现有的汤国军制的体现。

农兵只能当做辅兵用。

战兵体系也就是所为的常备兵体系,汤国也都有。

汤国的十二卫,就是最重要的常备兵。

而北疆九镇只是军镇系统,平时农牧,战时为兵。

只是十二卫因为世家的胡搞,各种吃空饷,基本上是废掉了。

如今他之所以能成功起事,纯粹是因为他身后有六率,九镇有奴儿军的底子在。

这些兵都是他最大的底气。

现在,趁着还有时间,将六率和奴儿军重新整编,变成一个个完整的军制,以老带新,拿到时候支援过来的世家私兵,地方郡兵练手。

如今的长安,就是一座巨大的熔炉。

应昭要在转移入蜀之前,手握一支足够强大的私兵。

至于为何不打关陇,而选择入蜀。

因为关东世家会从洛阳突进来,不入蜀,难道在雍州被前后夹击吗?

入蜀之后,遥控北方九镇兵丁南下,大不了先放弃一下北疆牧区,等解决了国内的事情,在北伐就是了。

当然,这只是最坏打算。

理想状态就是,形成一个平衡。

只要九镇兵马向控制太上皇的世家们施压,必定能很大程度上从对方手里拿到大量资源,虽然不敢肯定九镇会不会做大,但应昭已经做好付出代价了。

大不了开外挂。

硝酸钾:木炭:硫磺=15:3:2。

反正大差不差的比例,到时候微调就是。

搞定了,黑火药就出来了,再配合先进的冶铁工艺,打北方游牧还不是吊打孙子一样简单。

应昭的倚仗,可不止这一些,但随便一点就够用了。

“呼,终于还是迈出了这一步。这个世家祸乱的世界,就由朕来终结。”

一抖双肩,应昭神完气足,精神抖擞,也让下方的众多士卒士气一振,聆听皇帝的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