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西河共主(2 / 2)

“现在还不是时候。”

秦川看出俩人眼里的意味,不由摇头笑了笑,接着道:“这封国书,就以西河共主的名号来写吧。”

“告诉朱由检,这是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致他的国书。”

……

王继宗和文成走后,秦川便立即召集军务司开会,调整今年的军事战略。

自秦川起事以来他就没闲过,年年打仗,由东打到西,由南打到北。

今年原本想好好苟着发育的,毕竟每次打仗都要征调民夫,减缓治内发展速度,规模越大,越是持久的战事,征调的民夫就越多,消耗的粮食也更多。

如今形势逼人,不得不继续打了,而且很可能会出现大规模远征。

调整好军事战略,秦川又把严三七和工业司几个主管矿业的官员叫来,开会讨论开矿的事。

矿产乃是工业版图中的重中之重,秦川治内没有任何金属贸易来源,完全靠自采自足。

早在崇祯六年,他便组建了一支勘探队四处寻矿,虽然没有任何勘探仪器,但勘探队仅凭着河沟沉积物和岩石取样,就在遍地是矿的山西西北部陆续发现了不少矿产。

去年取河套后,勘探队便一头扎进了前套以东的大青山,并很快就发现了惊喜。

大青山有脉金矿,似乎藏量还不小。

对于秦川来说,金矿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物资。

如今,欧洲国家正大肆勘探并开采金银矿,用大量白银来换取大明的物资。

他也可以用大量黄金来换取欧洲的物资。

开矿事大,马虎不得,那金矿从浅表挖下去十几米后才找到丰富矿层,而且越往下藏量越大,矿井必然要打得很深,在如今的简陋条件下,安全问题绝不容有丝毫疏忽。

刚找到这个金矿的时候,秦川还不打算大量开采的,毕竟现在哪怕有大量黄金也暂时派不上用场。

但勘探队很快有传回另一条消息:那个金矿中伴生有黄铜矿,含量非常高,其实完全可以说是黄铜矿伴生金矿。

这条消息让秦川振奋不已,他一直很缺铜,事实上中华大地本就缺乏铜矿,大明宝钞就是以为缺铜而发行的。

再此之前,秦川治内对铜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所以铜的来源基本是开采铁矿时所获的半生铜矿,而且勘探队早就在古交西南五十里处发现了一处藏量丰富的铜矿,由于距离交城太近,容易招致明军袭扰,所以秦川一直搁置着没开采。

如今外燃机已研制成功,造外燃机需要大量的铜,其他机械的部分工件也需要铜,需求量急剧猛增,开采铜矿也就势在必行了。

既然大青山有金伴铜,那就在那开矿金铜双收一举两得。

严三七管的项目太多,早已忙得不可开交,秦川便在工业司底下新设矿产科,并提拔一名叫高乙亥的官员为矿产科科长,隶属严三七,主管一应矿产,并立刻着手大青山矿场的项目,严三七则总管所有工业原料的生产,包括矿产和冶金、炼焦、水泥等等。

除了金伴铜之外,大青山还发现了露天铁矿和煤矿,还有一处铅锌矿。

铅作为子弹和炮弹的主要材质,一直都有很高的需求,永宁州和岢岚州原本就有缙绅开有小铅矿井,秦川占领这两地之后自然也就归了秦川,但那几处铅矿品位不高,且矿井极深,产量少却又风险大。

所以,秦川决定关了那几个小矿井,在大青山另开铅矿。

除了几个矿和冶铁厂、炼焦厂之外,秦川还要在大青山建一批工厂,包括钢筋厂、铁锅厂、铁轨厂、石灰厂、水泥厂等等。

此外,秦川还打算把娄烦铁锅的主要生产地定在大青山,因为从娄烦到乌梁素海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高昂,而大青山与乌梁素海只隔着一个前套,一路又全是平坦草原,运输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

等那几个厂子和矿场建起来,秦川治下便会形成三大工业区,一是娄烦黑山,二是鄂尔多斯巴汗淖,三是前套大青山。

这三个工业区呈三角形排列,各辐射一片地区,乃是秦川真正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