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两个小戏精(2 / 2)

顺着马路继续向前,很快张扬就碰见了他们此行的第一个建筑,那是一个具有浓浓的古蒙特色的建筑,是一个砖石的结构上边彩带飘飘的层叠式圆形建筑。

迈步向前,听着耳边风吹着彩带传来的‘呼呼’之声,张扬看着眼前这座傲然耸立的敖包,这是象征着蒙汉一家亲、民族团结的真实写照,祭祀敖包的活动每年都会举行。

“敖包,是蒙古语,意思就是‘堆子’,当然也有人把它翻译成‘脑包’、‘鄂博’的,其实就是木堆、石堆或者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过去的时候这种建筑遍布古蒙各地,不过大多数数都是用石头或沙土堆成,当然也有用树枝垒成的,到了现在数量已经大减。

原来的时候在辽阔的草原上其实是当地人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微风拂面,呼吸着公园里那好像有点香甜的空气,张扬兴致大发,顺便还详细的说了一下敖包在当地人眼中所代表的具体意义。

“反正下午时间多着呢,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敖包,毕竟很多去古蒙族的地盘旅游的游客们基本上都能看见这种建筑,有的是在路边,有的是在比较重要的场合,但是大家不知道吧,这种敖包可是古蒙族的重要祭祀载体。

在古代,古蒙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而且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大类,个别的圣地就是咱们以前看见的这种敖包。

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古蒙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而且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那可是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而且敖包这种建筑,外围12个小堆,围绕中间,1个堆构成的大‘敖包’最多,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顶端插有柳条等,形似烽火台。

最初的时候都以部落为单位筑敖包,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跨马上路,不过后来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到了清朝时期,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

张扬的这一番讲解其实也算是给大多数不太了解的粉丝,讲解了一番曾经他们去当地旅游碰见令人疑惑的情景。

“我说呢,以前出去旅游的时候总是能看见路边有这种建筑,还总能看见当地人往上面扔石头什么的。”

“原来还有路标的意义啊,难怪在路边或者重要的地方能看见许多。”

“扬哥,我知道你肯定有小故事,要给我们讲一下吧,快快快!”

“2333一般这种带有宗教色彩以及民族背景和历史意义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有符合它自己的小故事的。”

“别走呀,扬哥赶紧给大家讲讲故事,你咋说了一下就转身走了?”

“我瓜子饮料小板凳都准备好了,你就给我看你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