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招降(完)(谢书友徐方的舵主打赏)(1 / 2)

相隔本就太远,县衙内的众人本就在提心吊胆中时刻关注外面的动向。

王政杀县君倒也罢了,众人虽有兔死狐悲之悲凉,却也因早有预料,触动不算太大。

但活剐功曹...

却令人人噤如寒蝉,胆魄皆散。

尤其是贼子还特意堵住了功曹的嘴巴,让其发不出惨叫来稍微宣泄痛楚...

当墙头上的一些人看到自家同僚如今一张彻底扭曲的面孔,更隐约听到一些细微的闷哼声断断续续...

却是比那凄厉尖叫更觉渗人。

想到自己不久后或许也是这样的下场,已有人想着若是贼人攻陷县衙,便自己了解性命,求个痛快。

毕竟大家都清楚,临沂的城门都挡不住贼寇,这区区的县衙土墙又怎么可能拦截贼人的脚步呢?

到了这般境地,人心惶惶之下,不是没人想过投降。

只是一则县衙内的众人也和外面的俘虏们抱着同样的想法,没人愿意带头从贼,落实贪生怕死的污名。

二则,此时天诛营众将士已齐聚,众人也看清楚了贼人的实力。

这...才两千多黄巾贼寇啊?

虽然凭这点人便直接攻破临沂,更让临沂的城防军毫无还手之力,看在眼中的众人也是心知肚明,这群黄巾贼寇确实凶悍,远非一般义军可比。

但是,众人还是不太看好。

要知县君早已派出哨骑前往开阳甚至东海,向太守和州牧求援了。

虽然徐州军刚被曹操大败,更有几万兵卒被直接消灭,但是如今的徐州全境凑凑,却也依旧还有四五万官兵啊。

单是开阳,众人便清楚,可是有一万多精锐的。

若是等几日后,开阳军来临沂大破贼寇,他们这群从贼的下场...

恐怕也不会太好啊。

带着这般那样的顾虑,才会让绝望的众人至今还在犹豫...

只是当缪林挨个点名之后,面面相觑的众人,都看出了彼此的心思。

哪怕几日后再死,也比此刻丧命强啊。

再说了,黄巾贼只有两千没事啊,不是还有十万流民吗?

这么多人,据城而守支撑一两个月都不是不可能吧?

那他们也就多活了同样的时间啊。

再说了,反正真正带头投降的是缪林啊,即便来日官军打败这群反贼,他们这些从者送些钱财,托人求情,想必也不会落个太惨淡的下场吧?

......

在理清一切利弊得失的过程中,衙内大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此时缺的便只有一个带头者了。

想到这里,每个人都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似乎都打着让别人开口的盘算。

最后,所有的眼神都唰唰扫向了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人。

这中年正是临沂县丞董勇,也是缪林第一个点名的对象。

玛德!都看老子干什么?

暗骂了一声,董勇大感无奈,县君既死,他便是如今临沂官职最高的人。

此等紧要关头,于情于理,若是他不发话,其他人似乎也不好主动提“从贼”这一茬。

也确实不能在拖下去了。

望着众人急切地眼神,又抬头看了看天色,想到王政杀县君和剐功曹时的干脆,董勇也担心对方等不耐烦了,会直接攻打县衙。

那时再想投降恐怕也为之晚矣啊。

沉吟了片刻,董勇干咳了声,瞥了眼身侧的幕僚。

幕僚心领神会,眼珠一转,道:

“诸位,其实从贼人打败诸葛阐时,县君大人就早已经有了准备,预料到吾等如此身处的困境!”

听到这话,人人面色一怔,连董勇也愕然地望向自家幕僚。

什么?还有这事?

这般反应也在幕僚意料之中,他凝视众人,拱手虚举,遥向外面,面露沉重之色:

“当日县君曾与我主有过密谈,贼人势大,县君心忧之下曾言若是城破,他责无旁贷,既然愧对天子与州牧的厚望,自然是要以身殉城了!”

和我密谈?

董勇双眼迷茫之色愈发浓厚,却没傻到直接发问,哪怕一头雾水,也本能地对着转向他的视线颔首,表示此言非虚。

幕僚又道:“刚才县君凛然不惧,慷慨赴死,却是正应了当日之言啊。”

听到这里,欠缺机变者心中纳闷,更有些羞惭。

而某些心思灵巧的,却是眼前一亮,大致猜出幕僚的用意。

果然,说到这里,幕僚话锋突然一转:

“不过县君也知道诸公的心性,均乃心存忠义,非惧死之人,他也曾特意与我主言说。”